传付心诀再歌

水神投金碧,乾坤日月精。

坎离为既济,三才显其名。

阳数居阴杀,阴数归阳刑。

欲知颠倒术,相克是相生。

若修诸八石,千万无一成。

欲觅真道者,壬癸上寻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的岑真人所作,名为《传付心诀再歌》,是一首探讨道家内丹修炼的哲理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数和符号,旨在阐述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之道。

“水神投金碧,乾坤日月精。” 开篇以“水”象征阴柔,“金碧”代表光明与精粹,暗示宇宙间阴阳二气的融合与光辉。接着“乾坤日月精”则进一步强调天地间能量的流动与光明的展现,预示着修炼者需洞察并掌握这种自然规律。

“坎离为既济,三才显其名。” 这里引用了易经中的概念,坎(水)与离(火)相对,象征阴阳二气的交汇与转化,达到“既济”的状态,即事物发展到成熟、完善的阶段。同时,三才(天、地、人)的概念体现了宇宙间的和谐与统一,强调修炼者需在天地人三方面寻求平衡。

“阳数居阴杀,阴数归阳刑。” 描述了阴阳二气在修炼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阳气在阴气中孕育,阴气归于阳气的制约,体现了道家修炼中“相克相生”的原则,即通过克制与生成的过程,达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欲知颠倒术,相克是相生。” 这句话点明了修炼的关键在于理解并运用“相克相生”的法则,通过逆向操作(颠倒术),实现内在能量的转化与提升。

“若修诸八石,千万无一成。” 提醒修炼者,虽然存在多种修炼方法(八石可能指八种不同的修炼法门),但真正能够成功的却极为罕见,强调了修炼之路的艰难与不易。

“欲觅真道者,壬癸上寻庚。” 最后一句指出,真正的修炼者应该在“壬癸”(代表水)之上寻找“庚”(代表金),即在水的滋养下,通过金的提炼,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升华,实现内在的纯净与外在的成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道家内丹修炼的核心理念——通过理解和运用宇宙自然法则,实现个体心灵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达到身心灵的全面觉醒与升华。

收录诗词(3)

岑真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丹口诀

叹羡巨江月影沈,金之主起见铅心。

须当努力求仙诀,莫使蹉跎岁月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还丹歌

九炼铅精大道成,我家何虑不长生。

朝寻弄玉过仙府,暮谒麻姑入太清。

神照本来自灵气,汉武荣知有俗情。

万事只今空寂寞,一生飘荡落浮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还丹口诀

夫养生之术,非难亦非易。

世人也用铅,不得修铅志。

才与脱黑衫,便即露素质。

及池炎火上,刀圭依法律。

铅白还同此,抽时莫教失。

持入赤色门,点时坚如石。

药用真水精,八数为第一。

妙精亦八两,阳人身上出。

两般相合和,甑山须秘密。

凡曲乌龙上,数满经三七。

一两真龙脑,还要肥苏腻。

白色真龙脑,苍色亦不是。

别有方法制,取用在临时。

二物合为体,须使真金器。

世人会此语,地仙只这是。

若将非处用,殃祸自立至。

十年暗障日,五载不见明。

若点一粟粒,须臾即抵圣。

形式: 古风

还丹歌(其一)

参同金碧尽藏情,赖有阴君序节明。

学人更遇清霞诀,龙虎从兹识本形。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