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坡书楚颂卷

欧公家颍川,坡老田阳羡。

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恋。

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

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欧阳修与苏轼的籍贯与居所,表达了对两位文人虽非土生土长却深深眷恋之地的情感。诗中以“欧公家颍川,坡老田阳羡”开篇,点明了欧阳修与苏轼的籍贯与实际居住地,但紧接着“是皆非吾土,而乃此留恋”一句,转折出二人对并非出生地的地方产生了深厚情感。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对游历或任职之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

“种橘知何时,何时归去兮?”这一问句,既是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期待。苏轼曾有“橘井泉香”的典故,此处借指归隐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对回归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归而谋之妇,惜无李衡妻”,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李衡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他曾在荆州种橘,后人称其为“橘翁”。这里提到“李衡妻”,可能是指李衡的妻子,她因丈夫种橘致富而被后世传颂。苏轼的妻子王弗,以其贤淑和智慧,支持并理解苏轼的志向,因此在诗中被暗喻为“李衡妻”。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希望在归隐后能有像李衡妻那样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伴侣,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伴侣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欧阳修与苏轼的典故引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憧憬。

收录诗词(58)

滕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

  • 字:玉霄
  • 籍贯:黄冈(今属湖北省)
  • 生卒年:1308—1323

相关古诗词

赠弓秋蟾

琼花十里小楼红,醉吞牛斗眠长虹。

十年四海分萍蓬,一笑邂逅滕王洪。

床头回首黄金空,但觉耿耿盘心胸。

问蟾何不归蟾宫,自有老月留身中。

谁受一粒金丹红,学得纸上画墨龙。

白昼呼吸风云从,顷刻雾暗天濛濛。

妙处巧夺造化工,不复知有陈所翁。

君不见金陵壁上不点瞳,点瞳霹雳惊江东。

我欲烦君具毫楮,画一小龙回顾母。

普令天下生孝心,不向江湖长验雨。

形式: 古风

□□□□□□□□□□

合星移次福江西,万马攒蹄夜不嘶。

鼓角声随山月上,旌旗影拂海云低。

心唯一正千官肃,事不多言万物齐。

带得天边新雨露,晓看春意满锄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元日对雨

冷云卷雨宿岩阿,又见东风长薜萝。

宇宙千年光霁少,关河百战乱离多。

铁心不入利名冷,绿鬓堪供岁月梭。

试笔寻诗诗未稳,梅花树下少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湖西小楼

不如载酒此凭阑,水色山光蔚可餐。

紫翠挟春排坐湿,玻瓈涌月入窗寒。

苍茫白鸟鸣幽屿,掩染飞花漾碧湍。

但令风光入吟啸,画船绮袖不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