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向虚堂唤酒展生绡,风云画图开。

想龙颜帝子,虬髯妹婿,几辈雄才。

瀛洲缩成方丈,佳气郁葱哉。

师友君臣感,旷古同怀。

世事都如画耳,怅三巴故国,百粤高台。

剩佣春织畚,踪迹似梁莱。

幻空中指弹楼阁,怕神仙将相总尘埃。

还输与万桃花树,偕老天台。

形式: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想象的画面。开篇以“向虚堂唤酒展生绡,风云画图开”起笔,展现出一幅豪放的饮酒作画场景,犹如天地间的风云变幻在眼前展开,气势非凡。

接着,“想龙颜帝子,虬髯妹婿,几辈雄才”描绘了帝王家族的英姿和才情,暗示着作者对历史英雄的仰慕和对盛世的向往。词中又提到“瀛洲缩成方丈,佳气郁葱哉”,将仙境瀛洲化小,寓意着盛世繁华景象。

“师友君臣感,旷古同怀”表达了作者对师友情谊和君臣和睦的赞美,以及对古人情怀的共鸣。然而,词意一转,“世事都如画耳,怅三巴故国,百粤高台”,感叹世事如梦,对故乡和往昔的怀念油然而生。

“剩佣春织畚,踪迹似梁莱”借用了梁园、莱芜的典故,表达出词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接下来,“幻空中指弹楼阁,怕神仙将相总尘埃”则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无常,即使是神仙将相也有归于尘土的一天。

最后,“还输与万桃花树,偕老天台”以桃花树象征永恒的美好,表达了词人对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以及对天台仙境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思,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寿楼春

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

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弦带润,曾轻挑。

旧雨痕,疏帘樱桃。

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

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

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谁念我,魂都销。

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闻剪刀。

形式:

兰陵王.题徐梅隐湖桥春影图,用周美成韵

玉箫直。慵立湖阴暝碧。

春衫冷风外自吹,随带江南断魂色。诗愁满水国。

来对闲鸥作客。

看波底,垂柳落花,惨绿斜阳一千尺。苔边俊游迹。

渐蝶粉飘衣,鹃泪凝席。窥篷黄月如初食。

寻旧曲桃叶,更听吴语,红阑回首隔几驿。

梦飞到桥北。幽恻。坠欢积。怕载酒人归,还比秋寂。

垂虹读画情何极。且并舫兜扇,隔帘邀笛。

鱼天空翠,向镜里,似欲滴。

形式:

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

廿年乔木言兵倦,扬州旧游何许。

瘦鹭窥肩,枯蝉感鬓,来对荒波自语。画阑在否。

有飘泊春魂,落花曾住。

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枯荷又兼暮雨。

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

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回首汉家箫鼓。他时倦旅。

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

形式:

醉太平.山塘秋晴,花圃晚集

瓜棚豆棚。花塍菜塍。斜阳香雾如蒸。晕秋窗一层。

琴僧画僧。诗朋酒朋。红阑隔水同凭。看人家上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