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邵宝所作的《送张淳安羽》,表达了对友人张淳安羽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即将赴任远方的离别之情。首句“清才往往爱君诗”直接称赞了张淳安羽的诗歌才华,"清才"二字凸显其文采出众。接着,“百里为郎奈别离”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开的惋惜和无奈,尽管他被任命到偏远之地。
“州县未为吾道屈”表明诗人认为张淳安羽的品性和才能不在州县官职之下,暗示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不凡能力。然而,“江湖真见此行宜”又表达了对友人去往更适合他的地方,即江湖中施展抱负的期待。
“水连晚渡宁辞远”描绘了友人将要涉水远行的情景,虽然路途遥远,但诗人鼓励他不必畏惧。而“春入山城却恨迟”则表达了对春天迟迟未至山城的遗憾,暗含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更爱公馀多古意,蛟峰高处读遗碑”,诗人赞美了张淳安羽在公务之余仍能保持古人的雅致,喜欢在蛟峰高处阅读先贤遗碑,体现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和离别的不舍,展现了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