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三)

常州有,福州无,江风作恶浪花粗。

不用刻舟徒记剑,片帆已过洞庭湖。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翻译

常州有的是,福州却没有,江风凶猛,浪花翻滚得很大。
不必像刻舟求剑那样做无用功,一片帆船已经驶过了洞庭湖。

注释

常州:地名,指常州这个地方。
福州:地名,指福州这个地方。
江风:江上的风。
恶浪:猛烈的波浪。
粗:形容浪花大。
刻舟:古代故事中的典故,比喻拘泥不变。
徒记剑:徒然记住剑的位置。
片帆:一片帆船。
洞庭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三首。它以常州与福州的地理差异为引子,描述了江风激起的汹涌浪花,形象生动。"常州有,福州无"暗示两地的不同景象,而"江风作恶浪花粗"则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的画面。

诗人通过"不用刻舟徒记剑",寓言般地表达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哲理,意味着过去的痕迹无法留住,时间会带走一切。最后一句"片帆已过洞庭湖"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流动不居的主题,船只快速前行,象征着人生的匆忙和无常。

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深意,以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禅宗诗歌的特点。

收录诗词(38)

释守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二)

我有懒庵兄,夤缘真有在。

从东复过西,两处成交代。

去矣无遗恨,所欠唯睡债。

难忘手足情,特来为渠赛。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十八)

今朝十二,鼓声动地。云水上来,讨甚巴鼻。

直饶天雨四花,争似归堂打睡。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偈二十七首(其十七)

我有折脚铛,三子共提掇。

一著一著高,一步一步阔。

从此活业兴,清风动寥泬。

夜半放乌鸡,头上一点雪。

形式: 偈颂

偈二十七首(其十六)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