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

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

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

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

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閒愁。

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吴藻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美景。开篇“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微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仿佛秋天已至。接下来,“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描绘了女子们在河边洗涤衣物的情景,暗示着季节转换和生活的闲适。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写出了词人与友人一同品茗饮酒,享受水上生活的惬意。然而,“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眼前的美景,要珍惜时光,每年的春光都值得细细品味。

下片“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描绘了水乡的蜿蜒曲折,繁花似锦,如同画卷般展开。桃花凋谢,春色减半,但词人仍能欣赏到“短蓬移入香深处”的宁静与芬芳,带着新诗的心情,排遣心中的闲愁。

最后,“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表达了词人对这溪山美景的赞美,认为除了西湖,其他景色也各有千秋,值得留恋。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95)

吴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自号玉岑子,祖籍安徽黟县。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自绘饮酒读骚图,又题饮酒读骚图曲。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 字:苹香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799~1862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

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西江月

一样凉秋风景,百年乔木人家。图书东晋客南华。

尽日西窗高挂。多了柳塘竹屋,少些荷叶菱花。

白鸥三两起圆沙。听惯水天閒话。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清平乐

罗纨似月,不断生香拂。冷翠一丛红一撚。

试扑一双蝴蝶。疏疏几笔秋花。玉人纤指凉些。

怕写春风姊妹,雁行愁隔天涯。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卖花声

空翠扑山窗。红亚书床。春来把卷日初长。

不比凉秋疏树下,容易斜阳。清响听琅琅。

齿颊生香。落花水面亦文章。

只是黄鹂嫌太熟,鼓吹诗肠。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