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崇简在明末清初时期的生活情景。首句“疏篱松影拂前除”,通过描绘稀疏篱笆旁松树的影子轻轻摇曳,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清幽。接下来,“闭径常回长者车”表达了诗人喜欢避开尘世喧嚣,常有长者来访,交流思想。
“适意漫劳康乐屐,忘名不著子云书”两句,诗人自述心境,享受着闲适的生活,穿着舒适的康乐屐,不追求名声,也不沉迷于著书立说,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雅情趣。
“岁时花月频沽酒,风雨黄昏独掩庐”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相伴的时光,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风雨黄昏,他都会独自饮酒,享受这份宁静和孤独。
最后,“最喜诗怀殊健逸,闲吟应可傲樵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认为自己的诗才清新豪放,即使在闲暇时吟咏,也能让樵夫渔夫都感到敬佩,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诗艺的自信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热爱诗歌的隐士生活,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