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头城下住经年,乡路重寻谷口田。
千里客愁淮水上,三山归兴海云边。
故园松菊陶潜宅,旧日才名郑老毡。
舟泊武夷思仰止,棹歌遗响堕空烟。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送陈子敬归三山》,通过对石头城下的久居和对故乡谷口田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子敬长途跋涉中所怀的千里客愁的深深同情。"淮水之上"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辽远与悲凉,而"海云边"则寄托了对友人归乡三山的美好祝愿。
诗人借故园的松菊和陶潜的隐居之地,以及郑老毡的典故,赞美了友人的才情与品格,暗示其与古代隐士的相似之处。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武夷山停船,听着友人离去时的棹歌声渐渐消失在空寂的烟雾中,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儿曹暂得应门閒,叠石分泉作小山。
碧草只疑行处尽,白云如在望中还。
四时花竹多生意,一日尘埃亦强颜。
昨暮得书猿鹤侣,种来桂树已胜攀。
海上神山只远闻,图中真景识清源。
云开秋色连蓬岛,雨过春阴散石门。
应有仙人骑出虎,定无逋客恨啼猿。
人间岁月头空白,安得流霞共一尊。
仙人来往驭飙车,岂料遗踪入画图。
林下曾逢骑一虎,云间常想度双凫。
千峰夜月箫声远,万里晴天剑影孤。
未遂沧州瑶草愿,梦随飞佩过方壶。
清溪松竹故人居,门掩东风寂寞馀。
一束生刍将老泪,数编残稿访遗书。
丘坟已卜山林近,堂构仍闻岁月虚。
回首平川应不远,棹歌微响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