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二十九)

欢从何处来,端然有忧色。

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欢从何处来,端然有忧色。” 开篇便以疑问与观察的姿态,引出人物的情绪状态。欢笑从何而来?却见其面容满是忧虑。这种反差,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对人物故事的好奇心。

“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 接着,诗人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连续三次呼唤,却未得到回应,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沉默,更是心灵深处的疏离与冷漠。将这种情感比作松柏,既表现了人物坚韧不拔的品质,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关系的坚固与深沉,同时又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忧郁与矛盾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欣赏文字之美时,也能感受到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

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

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一)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

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二)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

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四十二首(其三十四)

人各既畴匹,我志独乖违。

风吹冬帘起,许时寒薄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