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孙汝白往东嘉问讯陈叔方诸丈

子去寻名胜,何惭著布衣。

出门知所乡,在旅亦如归。

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寄声陈与赵,相赏莫相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你离开去寻找名胜古迹,穿着布衣也不必感到羞愧。
出门在外也能认清自己的故乡,即使旅行也如同回到家中。
道德情谊不分远近,文章也有对错之分。
我向陈与赵传达我的声音,希望你们能相互欣赏,不要违背心意。

注释

名胜:指著名的风景名胜或文化遗迹。
布衣:平民百姓的衣服,表示不追求奢华。
道谊:友情、道义。
文章:这里指文学作品或学问。
相赏:相互赞赏,互相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为侄孙汝白送行时所作,表达了对侄孙的鼓励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子去寻名胜”寓意侄孙此行不仅是游历,更是寻求知识和成长,"何惭著布衣"则传达出对侄孙朴素生活的肯定,不以衣着简朴为耻。接着,“出门知所乡,在旅亦如归”表达了对侄孙独立精神的赞扬,即使在外也能找到归属感,如同在家中一般自在。

“道谊无穷达”强调了道德情谊的重要性,无论身处何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不会因距离而减损。最后两句“文章有是非”,鼓励侄孙在文学创作中坚持自我,追求真知,同时也提醒他与朋友陈叔方等人交流时,要坦诚相待,相互欣赏,不违背真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后辈的期许,也有对友情的珍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送黎明府(其一)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

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

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

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形式: 五言律诗

徐京伯通判晚岁得二子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

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

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

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

人间豚犬不足多,我来为作徐卿二子歌。

手传竹隐文章印,看取他日官职高嵯峨。

形式: 古风

栗斋巩仲至以元结文集为韵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

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

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

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

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

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

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

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

古道不可行,时对窊樽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桐庐舟中

吴山青未了,桐江绿相迎。

扁舟问何之,往访岩子陵。

高风凛千古,卧蹴万乘主。

富贵直浮云,羊裘钓烟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