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陌红尘里,贪名利好争。
世情皆扰攘,大道甚纵横。
弦直终无曲,心邪自不平。
若能如遂意,后学法先生。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其十七)》。诗中通过对世间纷争和扰攘世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保持心性平和的向往。
首句“紫陌红尘里,贪名利好争”揭示了一种社会现实,即人们在繁华而喧嚣的尘世中为了名利而相互争斗。这里,“紫陌红尘”象征着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而“贪名利好争”则直指人心中的贪婪和竞争。
接着“世情皆扰攘,大道甚纵横”进一步强调了世间纷争的复杂性。诗人以“大道”自喻,表明自己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宽广之道,而不是世人的纷争。
第三句“弦直终无曲,心邪自不平”则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一种比喻。诗人通过“弦直终无曲”的意象,说明了自己的品行坚定、不为外界扭曲。而“心邪自不平”则表达了对于内心干净与否的自我警醒,即只有心性正直,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平静。
最后,“若能如遂意,后学法先生”表明诗人对于能够按照自己心中的意愿生活,以及希望像古圣先贤那样修身养性的渴望。在这里,“遂意”意味着顺应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而“后学法先生”则是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尊崇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世间纷争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保持心性纯净的追求。
不详
白日众生见,几来得意人。
萍蓬如似梦,丹鼎妙清神。
红树非花影,青松压海津。
入玄龙虎伏,大道许相亲。
气类须相假,阴阳造化成。
离凡知有圣,得外更求精。
先秘庚辛理,后传戊己名。
真铅归一体,交感自长生。
铅汞丹方不谩论,同归一体有玄门。
刚柔产取黄牙树,远近先明赤水魂。
化质昭然清日月,纵横无碍杳乾坤。
龙吟虎啸真非是,雾散云飞似雨奔。
昭宣形体思悠然,那是愚夫那是仙。
不识饶教非远近,误来何事苦相悬。
含容里外无诸物,象法其由语话诠。
品格调高奔世界,任从他宝四周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