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萧萧暮秋意”,以萧瑟的秋风起笔,渲染出深秋的寂寥氛围,仿佛在与文人雅士相约,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深沉的画面。接着,“西风凄布袍,河汉影垂垂”两句,通过西风的凄凉和银河的倒映,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冷清与静谧,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
“高城奏清角,感怆有馀悲”描绘了城楼上吹奏的清角之声,这声音在空旷的夜晚回荡,引发诗人的深深感慨与无尽悲伤。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秋夜的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故垒欲辞燕,残蝉犹附枝”则通过即将废弃的旧营垒与依然鸣叫的残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不舍。
“烹羊及炰羔,农家欣及时”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与前文的凄凉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另一面,以及诗人对平凡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念抱穷士,文章光陆离”表达了对那些怀抱才华却身处困境的文人的同情与敬佩,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忽触秋涛声,壮怀良在兹”以秋夜的涛声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萧萧暮秋意”,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波澜壮阔的情感,即使在寂静的夜晚,那份壮志豪情依然激荡不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