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平趋潞州和菊轩韵

昨宵风雨过高平,今日晴川柳色明。

渔笛一声漳水暮,青山寒拥潞州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自高平趋潞州和菊轩韵》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水画面。首句"昨宵风雨过高平",通过回忆昨晚的风雨交加,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也烘托出今日天气的转变。次句"今日晴川柳色明",则直接描绘了眼前所见,晴朗的天空下,河岸的柳树显得格外明亮,充满了生机。

第三句"渔笛一声漳水暮",以悠扬的渔笛声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诗意,时间定格在傍晚,漳水边,笛声回荡,更显孤独与寂寥。最后一句"青山寒拥潞州城",以"寒拥"一词,形象地写出青山环绕着潞州城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凄清之感,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前方目的地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风雨、晴川、渔笛和青山等元素,展现了旅途中的情感变化,既有风雨洗礼后的清新,又有对未知的期待与孤寂,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

收录诗词(270)

韩邦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阳四首.时予以吏部谪判平阳(其一)

汾水春深落晚霞,沿堤十里尽桃花。

画船箫鼓游人醉,谩说风流是杜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平阳四首.时予以吏部谪判平阳(其二)

薰风绿沼碧荷香,玳宴歌儿舞袖长。

一醉襄陵倾百盏,不知风景是平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平阳四首.时予以吏部谪判平阳(其三)

姑射泉边万竹稠,来青楼外四山秋。

重阳醉后归来晚,黄菊纷纷插满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平阳四首.时予以吏部谪判平阳(其四)

清晓寒霜候早朝,小童羸马禁天遥。

平阳判府催徵出,棨戟重罗过豫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