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
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
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
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
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
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
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
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
几谋脱离江湖归犁锄,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湖渔家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渔民们的艰辛与不易。
"湖滨江浒疏疏村,村村渔家人子孙。" 这两句开篇便勾勒出一个繁忙的渔家聚落,其间充满了生命力的场景。"为鱼不管波浪恶,出未天明归黄昏。" 渔民们无惧风暴,只为捕捉那生计之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得来鱼可数,妻儿相对语。" 他们的收获虽不多,但足以让家人围坐而谈笑,享受天伦之乐。"瓮头有齑熟,锅中无米煮。" 瓮中虽然有食,却是简单的鱼类,而锅中则是没有米粥可煮,这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昔日鱼多江湖宽,今日江湖半属官。" 这两句透露出一个历史的变迁,从前渔民们可以自由地捕捉鱼类,而现在则受到了官方的限制和控制。"钓筒钓车谩百尺,团罟帆罟空多般。" 渔民们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捕鱼,但收获却不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生活的困难。
"盖蓑腊雪杨柳岸,笼手西风芦荻滩。"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萧瑟的氛围。"差差舴艋千百只,尽向其中仰衣食。" 渔家儿女乘坐着简陋的小船,在江湖中奔波,只为谋求生计。
最后两句"几谋脱离江湖归犁锄,似闻岁恶农家尤费力。" 表达了渔民们对远离江湖、改行农业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感慨于农业生活同样不易,这种生活的艰辛似乎更胜于捕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底层人民生活困难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以义名庄遗后昆,隐然文正典刑存。
当知疏远诸亲族,同是高曾下子孙。
先世家风传不坠,废祠香烬喜重温。
更能培植诗书种,忠孝他年萃一门。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橹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汝为汝兮吾非吾,剡溪风景今何如。
谁能为人作画图,予方奋臂持竿独钓于江湖。
枯槎浸清溪,飘飘野云度。
徘徊复徘徊,撚髭未成句。
泉石聊复尔,杖屦亦偶然。
万化同一适,鱼鸢兮天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