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涨

朱夏久不雨,川源条然涨。

三潮渺相连,狂风蹴高浪。

蛟龙递出没,鱼鳖随浩荡。

群山悄低徊,阡陌失背向。

嗟嗟圩中田,一埂安可障。

去年已大潦,十户九凋丧。

幸赖官廪实,嚣嚣命所仰。

官廪今已空,农事未敢望。

理水竟无术,祈祷俟灵贶。

退寸复进尺,潮势颇难量。

彼苍罪斯民,杀戮不以杖。

令人思禹功,巍巍百王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季长时间干旱后,突然降下暴雨,河流泛滥的情景。诗人细腻地刻画了洪水的汹涌澎湃,以及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首句“朱夏久不雨,川源条然涨”点明了季节与天气状况,夏季漫长无雨导致河流源头逐渐涨满。接着,“三潮渺相连,狂风蹴高浪”描述了洪水的规模与气势,连绵不断的潮水,被狂风吹起高高的波浪。诗人通过“蛟龙递出没,鱼鳖随浩荡”这一句,赋予了洪水以生命,形象地表现了洪水中的生物活动,同时也暗示了洪水的威力与破坏力。

“群山悄低徊,阡陌失背向”则展现了洪水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群山似乎在洪水面前显得低矮,道路与田地的走向被淹没的洪水所改变。接下来,“嗟嗟圩中田,一埂安可障”表达了对农田被洪水淹没的担忧,即使有一道堤坝也无法阻挡洪水的侵袭。

诗人通过“去年已大潦,十户九凋丧”回忆了去年的洪涝灾害,使得十之八九的家庭遭受损失。而“幸赖官廪实,嚣嚣命所仰”则表达了对政府储备粮充足的支持与感激,人们依靠政府的粮食度过了难关。然而,“官廪今已空,农事未敢望”揭示了当前政府粮库的空虚,农民对于未来的农业生产感到忧虑。

“理水竟无术,祈祷俟灵贶”反映了面对洪水问题时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人们只能通过祈祷寻求神灵的庇佑。最后,“彼苍罪斯民,杀戮不以杖”表达了对天灾的无奈与愤怒,认为是上天对人民的惩罚。诗人以“令人思禹功,巍巍百王上”结束,将自己对洪水的感慨与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敬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治理洪水、保护人民免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崇高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洪水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人类生活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政府、神灵以及古代治水英雄的期待与敬仰。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答魏掾招饮

我欲招魏子,小山尝白醪。

月华虽未满,已觉秋风高。

何物佑樽酌,肥鲈并蟹螯。

一饮洗百忧,轩冕稍可逃。

此语未及发,辱君先见要。

乃知志趣同,盍簪皆俊僚。

亦应唤舞娥,红云欲飞飘。

不然避谤伤,谈话倾渔樵。

期归一酩酊,世事如芭蕉。

形式: 古风

酬彭法曹留题小山用次来韵

读君小山诗,语势欲飞舞。

乃知甘与贾,年少心则古。

又如东方生,用之必为虎。

予方坐空谷,屏息避烦暑。

开缄揖清风,不觉生毛羽。

携之出人间,瑶池赠王母。

形式: 古风

送黄彦发还台

予方寓小山,感君忽相过。

风标夺莹玉,气语排悬河。

君初佩金印,治蛮真有科。

彼侮我即斩,威行济之和。

使知朝廷尊,帖帖无愆讹。

圣主方求才,四海张网罗。

麒麟并凤凰,所获宁为多。

如君必见取,为君吟菁莪。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酬陈掾留题小山二首用次来韵(其一)

我爱小山石,翩翩鸾凤姿。

胡为不飞去,似与幽人期。

志泽未及物,收身聊自嬉。

不教三径荒,宁歌吾意词。

旧交安在哉,岁晏逢子知。

殷勤结惠好,琅玕分一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