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崖北龙潭

层崖閟顽阴,水木深以阻。

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

风生木叶脱,魄动不敢语。

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

初从一线溜,开凿到神禹。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

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

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

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

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

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

多惭茹芝人,终年看飞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鹳雀崖北龙潭的壮丽景象,元好问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山崖的险峻、水流的湍急以及潭水的神秘。"层崖閟顽阴",首句便写出山势之高峻,阴暗深邃;"湍声半空落,汹汹如怒虎",运用比喻,将瀑布声比作怒虎咆哮,形象地刻画出水声的震撼力。

诗人接着写到风起时,树叶随风飘落,自己也感到心惊胆战,不敢言语,暗示了环境的寂静与神秘。"何年浑沌窍,灵物此栖处",借混沌神话,表达对龙潭来历的想象和敬仰。龙潭的形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联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云雨鼓飞浪,喷薄齐万弩",运用夸张手法,形容瀑布如万箭齐发,壮观无比。"藏珠骊龙颔,百斛快一吐",以龙珠和龙口比喻潭水的丰沛,形象地描绘了潭水涌出的场景。"油油入无底,细散不濡缕",则写出水势之大,连绵不断。

最后,诗人感叹龙潭的归宿——大海,以及其带来的影响,"归藏海有穴,汎溢愁下土",表达了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南峰天一柱,万古镇幽府",以南峰为天柱,象征龙潭在天地之间的崇高地位。而"江山有奇探,落景迫行旅",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游子对未知山水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鹳雀崖北龙潭的自然景观,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松平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形式: 古风

赠答杨焕然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

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杨夫子,高诲世所闻。

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

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

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

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形式: 古风

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其一)

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

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

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

英雄一去几千载,当年饮者今何在。

陌上家家列纸钱,孙刘高冢何人拜。

形式: 古风

送广信司狱

江城六月凉雨馀,吴郎买舟之鹅湖。

江南酌别酒满壶,酒尽落日青天孤。

如君俊气江海少,奇语惊人天所宝。

春莺乳燕绿窗深,酒醒梦回银烛小。

江东子弟多少年,见君丰采如神仙。

时明刑措日无事,檀板且下鹅湖船。

鹅湖山下秋稻熟,鹅湖山前秋水绿。

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有冤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