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名为《题陶渊明像》。诗中以陶渊明为对象,通过描绘其生活场景与心境,展现了对这位古代文学巨匠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首句“诗中甲子春秋笔”,巧妙地将“甲子”与“春秋笔法”结合,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陶渊明作品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赞赏。这里的“春秋笔法”是中国史书撰写的一种传统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作者的褒贬之意,而将其引入诗歌创作中,赋予了作品更丰富的内涵。
次句“篱下黄花雨露枝”,则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自然景象。黄花(菊花)在篱笆下盛开,雨露滋润着枝头,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一句不仅展现了陶渊明生活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后两句“便向斜川频载酒,风光不似义熙时”,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及其作品的感慨。斜川是陶渊明经常游历的地方,这里不仅承载了他的生活足迹,也是他心灵归宿的象征。诗人说即使频繁地前往斜川饮酒,但眼前的风光已非当年的义熙时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陶渊明那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的向往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文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