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

土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

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纨绮。

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

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

却思庾岭今何在,更说彭城真梦耳。

君知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

妄心不复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广陵阳羡何足较,只有无何真我里。

乐全老子今禅伯,掣电机锋不容拟。

心通岂复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铜锈斑驳如秋水,需坚硬石头磨砺
十年战火中求生存,漂泊万里洗涤华丽衣裳
归乡后诗情更清澈激昂,空潭中可见鱼儿游弋
将去桂水采摘兰花,忘记家园收剑履之事
遥想庾岭如今何处,彭城往事只如梦境
深知最先枯竭的是甜井,我愿如苦涩李子完整留存
不再有九曲回肠的妄念,大道最终洗净心灵
广陵阳羡之地不足论,唯有无何是我真正的归宿
乐全老子如今成禅宗大师,他的智慧无法比拟
心通无需多问,只需如此印证
相遇时为我讲述滞留之事,桃花盛开时孤舟启程

注释

土晕:铜锈斑驳。
悍石:坚硬的石头。
冰蘖:战火中的艰难岁月。
纨绮:华美的衣服。
庾岭:地名,代指远方。
彭城:古地名,此处可能指诗人故乡。
甘井:比喻甜美但易枯竭的事物。
苦李:比喻历经困苦但仍保持完整的自我。
无何:诗人内心深处的追求。
禅伯:禅宗大师。
掣电机锋:形容乐全老子的智慧如电光石火。
心通:心领神会,悟道。
印可:认可,赞同。
桃花春涨:春天桃花盛开,江水上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土晕铜花蚀秋水,要须悍石相砻砥。"

这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土晕指的是大地在秋季所呈现出的颜色,而“铜花”则是形容树叶在秋风中如同铜器般闪耀的美丽景象。“蚀秋水”表达了秋水清澈,似乎被这美好的景致蚀刻一般。接着,“要须悍石相砻砥”一句,则是说朋友之间的情谊坚硬如同石头一样难以磨损。

"十年冰蘖战膏粱,万里烟波濯纨绮。"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间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十年冰蘖”形容时间的长久,而“战膏粱”则是比喻朋友之间情谊的纯洁无瑕。“万里烟波濯纨绮”一句,通过描写烟波和水面的纨绮(即水草),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

"归来诗思转清激,百丈空潭数鲂鲤。"

“归来诗思转清激”表现了作者回忆往事时心中的诗意和情感的澄清与翻涌。“百丈空潭数鲂鲤”则是用来比喻内心世界的深邃和丰富,犹如山间的潭水之中藏有许多鲂鲤。

"逝将桂浦撷兰荪,不记槐堂收剑履。"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淡忘。桂浦指的是一个地方,兰荪则是比喻美好的记忆。而“不记槐堂收剑履”一句,则是说已经不再记得曾经在槐堂中收藏宝剑的情景。

"却思庾岭今何在,更说彭城真梦耳。"

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与怀念。“庾岭”和“彭城”都是地名,而将它们描述为“真梦耳”,则是在表达这些记忆虽然遥远,但依旧清晰如同真实发生过的一样。

"君知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先竭是甘井”比喻朋友间的情谊是甜美的泉水,而“我愿得全如苦李”则是在说即使朋友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艰难困苦,也仍然像苦李一样弥足珍贵。

"妄心不复九回肠,至道终当三洗髓。"

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净化与升华。“妄心”指的是杂念,而“不复九回肠”则是说这些杂念不会再次缠绕于心。“至道终当三洗髓”一句,则是在表达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愿意通过不断的磨砺和净化来达到精神层面的提升。

"广陵阳羡何足较,只有无何真我里。"

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比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看法。“广陵阳羡”指的是一个地方,而“何足较”则是在说这个地方无法与自己内心中的真实自我相比。“只有无何真我里”一句,则是在强调只有在自己的内心中,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乐全老子今禅伯,掣电机锋不容拟。"

这里作者通过对“乐全老子”的称呼和形容其为“今禅伯”,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位朋友的尊敬与赞赏。而“掣电机锋不容拟”一句,则是在比喻这位朋友的才华如同闪电般不可预测,也无法用常理去揣测。

"心通岂复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内心交流的深刻理解。“心通”指的是心灵之间的相通,而“岂复问云何”则是在说当心灵相通时,不需要再去询问什么。而“印可聊须答如是”一句,则是在表达这种心灵的交流和理解,是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解释的。

"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最后两句诗则是在描绘朋友重逢时的情景。“相逢为我话留滞”表达了在朋友面前,不需要过多言语,只需心灵之间的交流即可。而“桃花春涨孤舟起”一句,则是用来形容那种美好的情感和景色,如同春天的桃花盛开,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同时也象征着友谊之船在这美好中缓缓启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思想。它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友谊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抒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梁道人

采药壶公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

寒尽山中无历日,雨斜江上一渔蓑。

神仙护短多官府,未厌人间醉踏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龟山辩才师

此生念念浮云改,寄语长淮今好在。

故人宴坐虹梁南,新河巧出龟山背。

木鱼呼客振林莽,铁凤横空飞綵绘。

忽惊堂宇变雄深,坐觉风雷生謦欬。

羡师游戏浮沤间,笑我荣枯弹指内。

尝茶看画亦不恶,问法求诗了无碍。

千里孤帆又独来,五年一梦谁相对。

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硙。

形式: 古风

次韵张琬

新落霜馀两岸隆,尘埃举袂识西风。

临淮自古多名士,樽酒相从乐寓公。

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暗尽往来中。

知君不向穷愁老,尚有清诗气吐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其一)

偶随樵父采都梁,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挂冠知有老萧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