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小隐岩

出郭无多路,斯山遂觉深。

四时全雨色,长夏逼秋心。

野馔分僧供,残碑与客寻。

谁能容小隐,弭节愧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黎士弘的《贵溪小隐岩》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后,漫步至山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出郭无多路,斯山遂觉深”,写出诗人行程不远,但山势已显得深远,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

接下来,“四时全雨色,长夏逼秋心”描绘了山中四季如一的湿润气候,即使在漫长的夏季,也让人感受到仿佛秋天般的凉意,流露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内心深处的清凉向往。

“野馔分僧供,残碑与客寻”两句,通过描绘僧人分享的简单野餐和寻找残破古碑的细节,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历史的痕迹,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最后,“谁能容小隐,弭节愧登临”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此处隐居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真正遁世修行的自谦和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山居图,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22)

黎士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西昌知周栎园先生无恙且得手书

他乡惊喜君还在,痛定开函泪更流。

万死才回明主顾,孤儿犹属故人收。

众中薄命谁能惜,意外微生荷独留。

误尽闽南碑下客,无端北望哭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月同集蔡翼皇太守来青亭

绝胜亭台见远岗,相将高处待重阳。

几行浊酒浇槐冷,尽启疏帘让菊香。

人在他乡知友重,客当佳序附官忙。

朅来脱帽狂从事,手划银河数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晦再至南崖

是曾经到还如乍,置我真宜丘壑间。

马上得全看树色,月中记两入秋山。

快游尽兴怀才满,尘事经心侮欲删。

勾漏沙床他日约,一峰一石与回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别施愚山先生

先生七载湖西住,到处人能说使君。

酌水自编良吏传,扶风新散讲堂文。

半江烟雨催归棹,一日星辰涣小群。

同在他乡仍惜别,相思嘱寄敬亭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