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洞霄章耕隐

黄发萧萧瘦骨清,每於谈妙见高情。

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

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洞霄章耕隐》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对逝者章耕隐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黄发萧萧瘦骨清”,以“黄发”描绘逝者年老的形象,与“瘦骨清”相呼应,勾勒出一位历经沧桑、精神高洁的老人形象。接下来的“每於谈妙见高情”,则赞美了章耕隐在谈话中展现出的高深见解和高尚情感,体现了其人格魅力与智慧。

“琼浆政欲分丹鼎,霞佩胡为返赤城。”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琼浆、丹鼎、霞佩、赤城等元素融入其中,既是对逝者生活品质的想象性描述,也是对其精神世界的象征性表达。这里通过这些美好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境界的崇敬。

“白鹤归来华表在,碧桃开尽玉棺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归去的情景。白鹤是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仙人的鸟类,华表则是古代宫殿或陵墓前的标志物。碧桃与玉棺,则分别代表了生命的美好与死亡的宁静。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逝者的安息。

最后,“师今此去哀难悼,万壑松风共此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祝愿,希望其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与自由。万壑松风的意象,不仅增强了哀悼的氛围,也寓意着逝者灵魂的永恒与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庞夷简礼部

故山深处桂阴浓,云碓无人水自舂。

玉友一尊为老伴,木奴千树当侯封。

宦途坎壈谋身拙,病骨支离触事慵。

早挂一帆归去好,五湖烟㬌最情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卢彦威用韵见赠亦复次韵

东篱紫菊露方浓,西舍黄粱夜自舂。

蕙帐夜空玄鹤怨,松门无锁白云封。

图书老去心犹在,朝市重来意转慵。

岂有高情齐隐逸,政缘多病巳龙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论书

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

裹鲊若能长住世,子鸾未必可惊人。

苍藤古木千年意,野草闲花几日春。

书法不传今已久,楮君毛颖向谁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题保定杜处士晚翠楼

楼外山光翠不如,楼中美人老耽书。

一尊绿酒刘伶醉,几点黄华陶令居。

虚旷自疑风月近,孤高应与世尘疏。

他时若到丹梯上,当有清谈一起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