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东塔寺雪林上人

一村桑苎水湾环,瓶钵萧然寄此闲。

松子落时经院静,天花雨处石苔斑。

不离尘市心常定,偶写云泉意自闲。

他日扁舟泛沧海,欲参庭柏叩禅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邵齐焘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东塔寺雪林上人的生活与心境。首句“一村桑苎水湾环”,展现了村庄四周环绕着水湾,村民们以种桑养蚕为生的田园风光。上人“瓶钵萧然寄此闲”,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闲适。

接下来两句“松子落时经院静,天花雨处石苔斑”,通过描绘松子落地的寂静和仿佛天女散花般的禅院景象,渲染出寺庙的清幽和修行者的内心清净。诗人借此表达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不离尘市心常定”,上人虽身处俗世,但内心保持着坚定与平静,不受外界纷扰所动。“偶写云泉意自闲”,表明上人偶尔书写山水,其意趣自在而闲适,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禅理的深深领悟。

最后两句“他日扁舟泛沧海,欲参庭柏叩禅关”,表达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乘舟游历大海,亲身去体验并寻求更深的禅修境界,表达了对雪林上人生活方式的仰慕和自我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僧人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11)

邵齐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园居

年来疏懒谢寒喧,门掩青萝自一村。

短句闲吟聊遣兴,危机防蹈欲无言。

时烦狎鸟窥檐际,且喜新苔汲屐痕。

流水半湾容小隐,旁人错认武陵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访山谷先生双井故居有感

一月分宁客,载访涪翁居。

转径入幽邃,烟水开林于。

湾势回明月,泱漭天旷如。

石壁裂斧劈,石栈盘空虚。

酌我双井泉,台上窥游鱼。

遗址委榛莽,约略存阶除。

丰碑不可读,字剥苔藓余。

野老指陈迹,一一为嗟吁。

先辈一抔土,枫叶吹蘧庐。

文章不可死,故宅无完区。

再拜想元祐,箬影清扶疏。

白杨枯萧萧,天籁生长嘘。

形式: 古风

玺拙留别盛于野

君将老剑谷,我亦归缑山。

山谷有真性,白云为往还。

殷勤饮我酒,为我弹《猗兰》。

酒力生春风,天地回朱颜,玄音在正始,变征还无端。

惓惓向中夜,月落疏林寒。

且复酌我酒,莫言行路难。

形式: 古风

望湖亭放歌

山前半倚杨柳湾,山后壁立苍厓寒。

就中亭子开八面,望湖展作汪洋观。

天风振荡不可象,雪涛乱吼银花团。

左出彭蠡右襄汉,千里一泻无遮拦。

朱溉扬澜出左臂,争奇扼要当雄关。

将军血食踞绝顶,建瓴陡健飞巑岏。

蜈蚣火焰日青紫,山水盩厔回波攒。

蛟鼍战斗迷窟宅,悬空蜃气飞轮盘。

险骇不敢立正视,天鹏斜掠无停翰。

匡庐对面叠屏嶂,三十六扇如雕剜。

迷离物色忽收卷,五老须眉愁谛看。

香炉过雨紫烟湿,千年不与销龙鸾。

水帘瀑布失神奥,约略意相存飞湍。

有时风日两清廓,鱼鳞细浪铺青纨。

螺墩岛屿天布置,翠黛薄点玻璃斑。

渔歌唱晚一声笛,宛然人在沧浪闲。

我欲沽酒酹亭上,秋风为我开心颜。

剨然长啸振八溟,十指酒力鸣珊珊。

丈夫应具此眼界,不劳杖履穷跻攀。

且与狂题雪色壁,扁舟一叶长空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