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呆上人住杭皋亭山寺

才看白下驻幡幢,又见浮杯渡浙江。

山峙皋亭清有几,师如荆玉美无双。

岩前虎伏晨听法,池上龙游夕受降。

闻说杨梅味偏胜,筠笼满摘寄吟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谢晋所作,题为《送呆上人住杭皋亭山寺》。诗中描绘了呆上人即将前往杭州皋亭山寺的场景,充满了对这位僧人的赞美与祝福。

首句“才看白下驻幡幢”,以“白下”点出地点,暗示呆上人从某地出发,而“幡幢”则象征着僧侣出行时的标志物,形象地展示了呆上人离开的仪式感。接着,“又见浮杯渡浙江”一句,通过“浮杯”这一细节,生动描绘了呆上人乘船过江的情景,展现了其旅程的动态与壮阔。

“山峙皋亭清有几,师如荆玉美无双”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皋亭山比作巍峨的山峰,同时赞美呆上人如同珍贵的荆玉,不仅外表光华,更内蕴深邃,表达了对呆上人高尚品德和卓越智慧的高度评价。

“岩前虎伏晨听法,池上龙游夕受降”描绘了呆上人在山寺修行的生活情景,岩前虎伏象征着静心聆听佛法,池上龙游则寓意着在夜晚接受教诲,这两句既体现了呆上人修行的虔诚与专注,也暗示了山寺环境的幽静与祥和。

最后,“闻说杨梅味偏胜,筠笼满摘寄吟窗”两句,以杨梅作为小插曲,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寓意着呆上人将带着山寺的清新与美好,寄予远方的朋友或读者,传递着禅意与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呆上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佛法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充满禅意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灯夕后二日雨中盛子勉招饮就宿金文鼎清风楼

西园饮散暝烟浮,南市灯昏雨未收。

归路谁怜狂客醉,出门深感故人留。

梅飘绛雪香侵榻,竹撼清风翠绕楼。

残酒醒来浑不寐,独吟诗句拥寒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邜花朝偕沈二秀才壁苏校书复游南郊二首(其一)

南郊春色好,况复是花朝。

佳兴随时偶,清游不预招。

壶觞虽有限,山水益何饶。

更待清明约,重过白下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辛邜花朝偕沈二秀才壁苏校书复游南郊二首(其二)

拂晓出都门,长干日已暾。

闻歌桃叶渡,沽酒杏花村。

公等文章溢,吾侪道义存。

佚游非所乐,风咏总堪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画次周履道韵

竹窗微雨晚尊凉,芸几无鱼帙有香。

忆得日家邻虎阜,萦迂林木带山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