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从军行(其三)

申胥哭秦庭,其志在存楚。

庾信哀江南,亡臣困羁旅。

吴子时卧薪,报仇不遑处。

越人未返国,妻妾为囚虏。

此邦久宴安,那能免侵侮。

宗庙见焚燬,臣主窜草莽。

今我整义旗,遥遥涉疆土。

岂不惮远役,王事怀靡盬。

晨征犯风雾,夜宿无室宇。

三军久暴露,饥寒亦已屡。

问罪宁尔邦,除残报明主。

嗟尔远道人,安知我勤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东征从军行(其三)》由明代诗人区大相创作,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复杂情感与坚定意志。

首句“申胥哭秦庭,其志在存楚”,借用了楚国大夫申包胥在秦国庭中痛哭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存亡的深切忧虑和忠诚。接着,“庾信哀江南,亡臣困羁旅”则以庾信流寓他乡、哀叹故国之情感人至深,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与悲凉。

“吴子时卧薪,报仇不遑处”引用了吴王夫差卧薪尝胆、发誓复仇的故事,表现了主人公面对强敌时不屈不挠的决心。“越人未返国,妻妾为囚虏”则通过对比越国的战败与被俘,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性。

“此邦久宴安,那能免侵侮”揭示了长期的和平生活一旦遭遇战争,人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与痛苦。“宗庙见焚燬,臣主窜草莽”描述了战争中文明与秩序的崩溃,以及统治者与臣民的流离失所。

“今我整义旗,遥遥涉疆土”表明了主人公作为军队领袖,决心挺身而出,维护正义与国家尊严。“岂不惮远役,王事怀靡盬”表达了对远征的恐惧与对国家责任的深刻理解。“晨征犯风雾,夜宿无室宇”描绘了征战的艰苦与危险,以及将士们在恶劣条件下的坚持。

“三军久暴露,饥寒亦已屡”强调了战争对士兵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考验。“问罪宁尔邦,除残报明主”表达了对战争目的的明确,即为了惩罚敌人,保护国家,向君主报效。“嗟尔远道人,安知我勤苦”则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对远方的读者或战友表示理解与同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东征从军行(其三)》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辛,更蕴含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正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区大相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子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征从军行(其四)

属国久向化,述职比东藩。

海烽一朝起,鱼鳖何喧喧。

匪伊敢犯顺,乃我欲固存。

连樯伏万弩,平野列千屯。

会见封鲸鲵,崇丘对国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东征从军行(其五)

自我徂殊域,悠悠滞东鄙。

本为辑鳞介,由来徵楛矢。

久知皇极尊,宁复问箕子。

夷国日丧乱,王师费经纪。

何时咏栗薪,荣我东归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茄

紫茄时被陇,舒叶自亏蔽。

登君玉盘内,得耦嘉蔬味。

结花讵能芳,垂实迥连带。

虽微蹲鸱用,颇胜匏瓜系。

形式: 古风

城颍

停车指城颍,芳躅何缤纷。

巢许既高蹈,千载离垢坌。

如何遗羹子,纯孝至今闻。

揖让君臣全,愤争骨肉分。

积憾天性蚀,微言大义存。

至情在感发,口舌徒云云。

荒隧沦故道,薄采奠孤坟。

寄言茅焦者,颍谷有馀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