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楚州白菘大于臂,天乞吾曹作好春。
北湖食来如食肉,塔里僧伽不笑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楚州所见的白菘之大,以及对这种蔬菜的喜爱之情,将其比喻为春天的馈赠。接着,诗中提到北湖的食物丰富如同佳肴,而塔里的僧伽(可能指寺庙)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来访者,不轻易嘲笑他人。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欣赏和赞美,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惜。通过生动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和谐、包容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关怀的深深喜爱。
不详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西溪漂渺接明河,鼓棹仙人泛立波。
却御长风天上去,虚舟千古插嵯峨。
辛苦支机耐寂寥,肯同嬴女只吹箫。
金梭昨夜成龙去,上与天孙织绛绡。
仙人清磬读黄庭,长听金鸡半夜声。
一夕都随黄鹤去,满巢明月白云生。
层峰三叠倚青冥,雾宿云飞自有程。
杳霭又因关造化,故教人世验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