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黄省曾所作,名为《白礼部方驻吴门建平宗君适至相携泛眺各贻我诗赋荅一首》。诗中描绘了两位友人在吴门相聚,一同泛舟游览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仙郎新下建章宫,楚客俄来吴苑中。”以“仙郎”和“楚客”自比,分别代表自己和来访的朋友,形象地说明了两位友人从不同地方汇聚一堂的情景。“新下建章宫”和“俄来吴苑中”则暗示了他们各自经历的旅程,以及相聚时的新鲜感。
颔联“堤柳似牵征舸绿,江桃若喜会樽红。”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生机。堤岸上的柳树仿佛在欢迎着行船,江边的桃花似乎也为聚会而欣喜,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含了对友情的赞美。
颈联“朋情不以青云变,吟眺能于绮日同。”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不变,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朋友之间的感情始终如一。同时,通过“吟眺”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尾联“难见易分浮世迹,令人欢里惜飞蓬。”点明了相聚的短暂与珍贵,即使在欢聚之时,也难免对离别感到惋惜。这里的“飞蓬”象征着飘忽不定的生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