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景旸的《噪鹊行》以鹊鸟起兴,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朝廷的漠视。首句“鹊鹊复鹊鹊,春明飞向深树落”,通过鹊鸟的活动暗示春天的到来,然而它们却选择落在深树,似乎预示着某种不安。接下来,“树边人家怀抱恶,去年征夫从卫霍”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去年的征夫已随卫霍出征,家中妇人满怀忧虑。
“边头烽火接回中,羽书昼警清夜同”进一步渲染战争的紧迫,烽火连天,军情告急,日夜不得安宁。诗人以“一自将军度河曲,天山万里风云空”描绘出战争的壮阔,将军过河后,天山一带的天空仿佛因战争而变得空旷无云。
“边头战血赤河水,战士磨刀寒落指”展现了战场的残酷,战士们在冰冷的河水中磨砺兵器,准备战斗。而“天子深坐甘泉宫,回头北顾常拊髀”则对比鲜明,天子身处深宫,对远方战事无动于衷,只是偶尔回首北望,表现出对边疆的关心仅限于表面。
最后两句“树头鹊噪如有知,朝来蟢子檐前垂”以自然景象作结,寓意战争带来的动荡影响到寻常百姓的生活,连屋檐下的蜘蛛都受到影响。结尾“夫君封侯应有期,凤奁鸾镜当窗移”寄寓了对征夫早日凯旋,封侯归来的期盼,以及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噪鹊行》通过生动的场景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