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
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
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与故人相逢的场景,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开篇"上国相逢尘满襟"一句,设定了一种久违重逢的情境,仿佛时间的尘埃覆盖在衣襟,让人不禁感慨万分。紧接着"倾杯一话昔年心"表达了诗人通过酒宴与友人共叙旧事的喜悦之情。
中间两句"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荒废的台榭、历经沧桑的古老寺庙,都成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仰望和低吟的地方,这些景象让人不由得思考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两句,则是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风声、钟鼓之声,以及月光下高柳树荫的画面,勾勒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两句"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则是对未来和现实的一种淡然与接受。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即便岁月匆匆,头发已染上霜雪的痕迹,也不必太过哀伤,因为终究有一天要踏上那通往远方的青云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蘋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莱入梦频。
杨花漠漠暗长堤,春尽人愁鸟又啼。
鬓发近来生处白,家园几向梦中迷。
霏微远树荒郊外,牢落空城夕照西。
唯有年光堪自惜,不胜烟草日萋萋。
汉将边方背辘轳,受降城北是单于。
黄河晚冻雪风急,野火远烧山木枯。
偷号甲兵冲塞色,衔枚战马踏寒芜。
蛾眉一没空留怨,青冢月明啼夜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