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丰润早蹶,义宁晚屯,更谁戮力神州,一老慭遗,剥果蒙泉关运;
仪徵研经,湘乡求阙,当代盱衡人物,斯文未丧,风流儒雅亦师。
此挽联以沉稳之笔触,悼念张之洞,其人之功绩与品德,皆在言辞间得以彰显。上联“丰润早蹶,义宁晚屯”以“丰润”与“义宁”代指张之洞,通过“早蹶”与“晚屯”的对比,既描绘了其人生历程的起伏,也暗含对其早年挫折与晚年成就的感慨。下联“仪徵研经,湘乡求阙”则进一步赞扬张之洞在学术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于儒家经典的深入研究与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当代盱衡人物,斯文未丧”一句,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风流儒雅亦师”,最后点明了张之洞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其人格魅力与学识修养,对后世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张之洞个人成就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其在社会与文化领域贡献的深切缅怀,是一篇情感真挚、评价公允的悼念之作。
不详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
收吴楚六千里肃清江路之功,水师创立书生手;
开国家三百年驰骋名扬之局,亮节能邀圣主知。
无补清时,终老书丛原宿志;
偶谈瀛海,重摊诗卷纪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