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垒依然柳作阴,故疆行尽倍伤心。
时平且得无争战,苔上戈枪卧绿沈。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过后的景象,通过“双垒”、“柳作阴”、“故疆”、“苔上戈枪”等意象,展现了战场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诗人以“时平且得无争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留下的持久伤痛。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哀而不伤的情感中蕴含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后遗症的深刻反思。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唐馀画壤愧鸿沟,西闭关门汉道柔。
一自旄头入京洛,至今泉水不东流。
回首燕然日再西,一杯相属使轺归。
残花媚野不妨好,倦鸟投林自在飞。
可惜光阴销客枕,不嫌尘土染征衣。
大明退直清和日,已约梯云访翠微。
提携乘雁脱庖丁,等待他年羽翼成。
唳月摩云须有便,莫教更作不能鸣。
桃花开落不同时,燕子衔泥相伴飞。
若向章台问春色,可无清泪湿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