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
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
这首元代卢琦的《和王维学海南还韵》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思乡之情。首句“飘零南北与东西”,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游子生涯,行踪不定,无所依托。次句“倦鸟投林未许栖”以倦鸟自比,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但又不得归宿的无奈。
颔联“灯下吟风山鬼啸,岭南春雨竹鸡啼”通过夜晚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诗人独坐灯下,听到山鬼的啸声和岭南春雨中竹鸡的啼鸣,更显其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凄凉。
颈联“炎天海国瘴云合,深夜乡关客梦迷”则描绘了海南炎热的气候和浓重的瘴气,以及诗人深夜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梦境中的家乡变得模糊不清,暗示了他对故土的深深迷惘。
尾联“昔日持书到乌府,五花骢马骋霜蹄”回忆起往昔带着书卷去乌府(可能指官府或学府)的日子,骑着骏马五花骢在霜雪中疾驰,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豪情与志向,与当前的漂泊生活形成对比,更显其落魄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具有浓厚的怀旧和思乡色彩。
不详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洞口龙眠紫气多,登临聊和《采芝歌》。
烂柯仙子何年去,鞭石神人此地过。
乌鹊横空秋有影,银河垂地水无波。
遥知题柱凌云客,天近应闻织女梭。
茅山山下种玉地,道士辟为东秀轩。
五色彩云开日观,万株秋露湿云根。
竹园笋出牛穿角,松树年深鹤长孙。
一道天河横屋过,奎光垂地映堂门。
大禘天香出内宫,孝思兴老总无穷。
百年礼乐行三献,一代箫韶起半空。
使者引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
小臣监礼陪清列,两袖葵花映烛红。
眼中楼阁见来稀,铁凤飞檐势欲飞。
天外宝花飘阁道,月中桂子落仙衣。
高攀玉露仙人掌,上碍银河织女机。
金锁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