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岩

一等造化功,此岩以异绝。

其高仅齐云,中空杳如月。

如月月不圆,望之光芒全。

何人植苍桂,婆娑亦相缘。

凡物偶有象,爱好独难偏。

强名虽自人,所得重天然。

诗人衒巧思,或比蚀与弦。

由来假借中,奚必加钻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月岩》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岩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等造化功,此岩以异绝”,开篇即点明了月岩的非凡之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接着,“其高仅齐云,中空杳如月”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岩的高度与云齐,内部空间的空旷与月光的明亮相映成趣,形象地描绘出月岩的壮观景象。

“如月月不圆,望之光芒全”进一步强调了月岩的特殊形态,仿佛一轮不圆满的月亮,却能散发出完整的光芒,暗示着月岩虽非完美,却自有其独特的美。接下来,“何人植苍桂,婆娑亦相缘”则引入了苍桂树的形象,仿佛有人特意种植,与月岩相伴,增添了月岩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凡物偶有象,爱好独难偏”表达了对月岩独特之美的欣赏与喜爱,并指出这种美并非偶然,而是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结果。诗人通过“强名虽自人,所得重天然”强调了自然与人为的相互作用,认为真正的美来自于自然与人的共同创造。

最后,“诗人衒巧思,或比蚀与弦”表明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岩的形态与月亮的盈亏相比,既赞美了月岩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来假借中,奚必加钻研”则总结道,美往往来源于想象与创造,不必过分追求理论上的解释,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主观性和自由性。

整首诗通过对月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凤凰寺

节物惊重九,区区尚山行。

固无登高约,迟明即修程。

下马入古寺,榜悬凤凰名。

来巢古所传,至今得徽称。

拂席坐其堂,耳目一以清。

歘然壮稚集,往往持盘罂。

问其何以至,云此谢秋成。

年年当此时,村落相经营。薄具?饤饾,所将惟至诚。

感此良自叹,吾生殆如萍。

从仕徒衮衮,退亦无田耕。

去岁尝为客,今晨复遄征。

佳节眼前过,有酒难独倾。

紫萸金菊花,何以为芳馨。

岂如群野人,蹄涔自纾情。

行矣姑勉强,义命心所明。

形式: 古风

过婺源诸岭

古言行路难,非独在险阻。

兹焉婺源道,登岭足劳苦。

所谓路之难,其他未足数。

跻攀上崎岖,仅与猿狖伍。

下临万丈崖,险黑不可睹。

马蹄长及腹,仆颔几著土。

俯盼飞鸟背,仰蹑游云缕。

藤萝为所依,用力必审举。

终日践羊肠,天寒汗如雨。

凝结本无心,开凿知强取。

君不见世情崄恶未易论,此岭虽高前孰禦。

形式: 古风

古金章

黄金铸印龟为纽,埋没郊原已绵久。

春泥深处衬耕蹄,腊雪销时经猎走。

腊去春来几百年,年年寂寞无夤缘。

不知何代何王赐,于此奚为独坠捐。

由来至宝宁长弃,一旦光辉难自秘。

牧儿荛子两窥观,不识彫章祇知利。

里胥白官官为收,歘从下邑归之州。

发囊启袭生精彩,十目争视寒星流。

粲然五字分明在,苍龙副将军所佩。

将军安在惟空名,方寸坚刚终不溃。

物否而通理所宜,在人谁谓殊于斯。

请看金印杂瓦砾,未逢采拾毋轻嗤。

形式: 古风

中和堂

秋阳远泛秋山色,越峤连云耸深碧。

廓然千里会一堂,势压全吴迥无敌。

古今贵耳不贵目,方丈蓬莱徒记籍。

安知严丽非壶中,登览浑疑脱尘迹。

芙蓉耐霜红两行,杉桧凌空翠千尺。

捲帘樽俎当清风,大白一飞群虑释。

烨烨辉光生旧榜,公以中和乐邦职。

又钦德操必有邻,朝夕堂阴看七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