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宁调元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题为《柬蜕庵三什》之一。诗人以红豆为引,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偶裁红豆便盈枝”描绘了红豆数量之多,暗示着诗人对对方深厚的情感。接下来,“仗汝纱笼壁上词”将红豆比喻为承载思念的文字,寄托在墙壁上的诗篇中。
“一水盈盈无奈远”以流水比喻相隔的距离遥远,难以亲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空间上的遥不可及。而“双鳞片片都成辞”则将鱼鳞比作书信,暗示着通过鱼雁传书的频繁交流,但距离的阻隔使得这些信息显得零散和无力。
“曾因姊妹吟桃叶”提及桃叶的故事,暗指与友人共同的美好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若为芳菲惜柳枝”则借柳枝的易折,表达对友谊经受时间考验的担忧。最后两句“多谢司勋能薄幸,几回惆怅欲归时”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和自己因思念而产生的惆怅,以及希望有机会归去相见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