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过居庸关

铁山五十里,?兽不能逾。两壁如夹城,行人贯众鱼。

巨关隔元气,寒暑南北殊。

一夫扼其键,万马不能趋。

石氏窥三川,荒唐谁与谟。

不能仗大义,割地事匈奴。

封树未拱把,敌骑已长驱。

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

自此失天险,一柱折坤舆。

世宗有英气,手撼昆崙墟。

关南下六城,卧病归东都。

太祖得天下,僭窃即为诛。

右顾取蜀汉,左顾平荆吴。

欲藏百万缣,万里购头颅。

可用一赤组,坐使缚单于。

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

壮士折其弓,痛哭望鼎湖。

先帝务养民,束帚不忍除。

岁时遗缯絮,天府藏丹书。

桑柘入燕山,牛羊卧平芜。

我行谬使节,踏冰出中涂。

路傍二三老,幅巾垂白须。

喜见汉衣冠,叩首或欷歔。

不能自拔扫,百年落鬼区。

天数终有合,行上督亢图。

酹酒吊遗民,泪湿苍山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奉使过居庸关》,描绘了作者出使途中经过居庸关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铁山的险峻,强调了居庸关作为天险的重要地位。诗人感慨石氏失策,未能坚守关隘,导致外敌长驱直入,国家失去了天然屏障。接着,诗中提及宋世宗、太祖等多位皇帝的英勇事迹,对比当今朝廷的软弱,表达了对先帝仁政的怀念和对当权者的批评。

诗中“奇策秘九地,白日忽西徂”暗指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逝去,以及壮士的悲愤。诗人以个人出使的艰辛,反映了边疆百姓的困苦,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最后,他预言天道终将昭彰,正义必胜,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怀有恢复国家尊严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招余补之

赤泥圆印木兰酒,欲饮无人共把杯。

只隔春江一潮信,可能閒访故人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昔游

小旗短棹西池上,青杏煮酒寒食头。

绿杨阴里穿小巷,闹花深处藏高楼。

紫丝络马客欲起,锦袖挽衣人相留。

逢春倚醉不自醒,明朝始对春风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松竹

锄兰种松竹,意嫌兰易衰。

土气不变恶,物性先自欺。

劲竹见破节,直松生曲枝。

嗟嗟松与竹,空使幽兰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松滋褚都督义门

贞观得奇士,子孙宅荆土。

一家五百口,六世同所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