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涧

占得淇园地,新栽竹万竿。

清阴低拂石,翠色下侵湍。

幽静还宜暑,孤高更耐寒。

吟馀诗思爽,不独可栖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竹涧》由明代诗人范嵩所作,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竹子的深刻情感。

首先,“占得淇园地,新栽竹万竿。”开篇即以淇园为背景,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环境,同时“新栽竹万竿”则暗示了竹林的规模与生机勃勃的状态。淇园,古代著名的竹林之地,此处借以喻指竹子生长的佳地,既表现了竹子的自然生长环境,也暗含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赞美。

接着,“清阴低拂石,翠色下侵湍。”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景象。竹林的阴影轻轻触碰着石头,翠绿的颜色向下延伸至湍急的水流中。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不仅展现了竹林的静态美,如清阴拂石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通过“翠色下侵湍”描绘了动态之美,将竹林的绿色与流水的动态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幽静还宜暑,孤高更耐寒。”这两句则从季节变换的角度,赞美了竹子的特性。竹子在炎热的夏季能带来清凉的氛围,而在寒冷的冬季则能保持其坚韧的姿态,展现出竹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吟馀诗思爽,不独可栖鸾。”诗人通过自己的吟咏,感受到了竹子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与灵感的激发。这里的“鸾”通常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诗句表达了诗人认为竹子不仅能够吸引才华出众之士,还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使人心境开阔,思绪飞扬。

综上所述,《竹涧》一诗通过对竹林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7)

范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叠嶂楼

远望更嵯峨,长松挂绿萝。

浮云归太华,高阁倚晴河。

露溢蝉声急,岚光雁影多。

酒酣人散后,明月满山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李原正通府荣满之京

未尽杯中酒,先登李郭舟。

橹声半江月,树色满林秋。

惠政蒲鞭里,离情古渡头。

天朝多雨露,行看宠恩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同寅士凤乃叔还永丰(其一)

秣陵初邂逅,情到别离亲。

烟树河桥雨,骊驹驿路尘。

冶城平见寺,淮水远通津。

明日思君处,青莎满渚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刘同寅士凤乃叔还永丰(其二)

异乡同是客,君去我谁亲。

日永星占火,凉添雨浥尘。

轻烟笼野色,芳草暗云津。

后会知何处,徘徊芦荻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