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求仁斋和赵使君

一编论语半言仁,克复工夫理趣真。

敛在黄堂三寸地,散为横浦十分春。

元阳有宰群霾伏,太极无边万象陈。

生意源源如谷种,即为天地本来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一半的《论语》阐述了仁德,深藏的道理充满真实工巧。
精微的智慧浓缩在小小的厅堂,却能散布出广阔春天的生机。
元阳主宰下万物沉寂,太极包容无边,展现万事万物的陈列。
生命的源泉如同谷种般不断涌现,这就是天地本真的自我。

注释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这里指仁德的教诲。
工夫:功夫,指深思熟虑或技艺。
理趣:道理的趣味或深意。
黄堂:古代官署,此处象征智慧的汇聚之地。
横浦:形容广阔,此处比喻春天的广袤。
元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生命的根源。
太极:道家哲学中的宇宙本源概念。
生意:生机,活力。
谷种:种子,象征生命和希望。
本来身:本来的自我,即事物的本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黻所作,名为《赋求仁斋和赵使君》。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思考,表达了对“仁”的追求与理解。

第一句“一编论语半言仁”寓意深长,暗示着在探讨经典时,对于“仁”这一概念的重视。第二句“克复工夫理趣真”则进一步强调了对“仁”之真谛的追求和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敛在黄堂三寸地,散为横浦十分春”,通过空间(从黄堂至横浦)的转换,以及时间(由冬至春)的变迁,展现了“仁”的广大与深远。这里的“黄堂”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或是特定的自然景观,而“横浦”则是一片开阔的地带。这两句诗表达了从微小到辽阔,从静止到流动,仁的境界无所不在。

第四、五句“元阳有宰群霾伏,太极无边万象陈”,借用天地之气(元阳)和宇宙之理(太极)的宏大场景来比喻“仁”的无处不在与包容万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将“仁”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体现了对生命与世界深刻的理解。

最后两句“生意源源如谷种,即为天地本来身”,则是将“仁”的内涵与自然界相结合,将其视作天地间最本真的存在。这里,“生意”指的是万物生长之意,通过“谷种”的比喻,表达了生命力和生机的无穷无尽。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刘黻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重要的是,它透露出诗人对于仁这个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内化,以及将其融入哲学思考之中的高度。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顽石坐寄中上人

一日复一日,坐来空世尘。

清潭常见月,老木不知春。

室静佛为證,山深石作邻。

莫询门外路,风雨暗荆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赋望云寮

家山一望三千里,华发双亲七十稀。

自许朴忠宽社稷,谁知甘旨误庭闱。

菜根有味逢春雨,草色无边傍日晖。

总总白云何处是,夜寒结梦但东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赋渔村晚照

自许同渔者,筑庐云水乡。

利名俱是幻,鸥鹭亦相忘。

古塔明秋树,归舟动夕阳。

临流不尽意,何必问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赋鹿岩贾司理所筑怀京台

铜驼无万里,长忆再游难。

岁月英雄老,山河草木寒。

梦随归雁远,愁赖酒杯宽。

寂寞先朝事,斜阳莫倚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