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中寒食》由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所作,描绘了山中寒食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小雨班班浥曙烟,平林簇簇点晴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山中的景象:细雨轻洒,湿润了晨间的烟雾;平缓的树林间,点点雨珠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之上,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颔联“清明寒食连三月,颍水崧山又一年。”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巧妙结合,清明与寒食相连,三月时光匆匆,岁月如流水般逝去。颍水和崧山作为地点的象征,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理环境,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逐渐消逝的无奈与哀愁,乐事如同花朵一样,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减少。同时,诗人的心早已归家,如同南飞的大雁,先行一步,预示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平生最有登临兴,百感中来只慨然。”总结了诗人的一生,他最喜爱的就是登高望远,欣赏自然之美。然而,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心中涌起的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元好问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金末元初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