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寒食

小雨班班浥曙烟,平林簇簇点晴川。

清明寒食连三月,颍水崧山又一年。

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

平生最有登临兴,百感中来只慨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山中寒食》由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元好问所作,描绘了山中寒食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小雨班班浥曙烟,平林簇簇点晴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清晨山中的景象:细雨轻洒,湿润了晨间的烟雾;平缓的树林间,点点雨珠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之上,构成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颔联“清明寒食连三月,颍水崧山又一年。”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巧妙结合,清明与寒食相连,三月时光匆匆,岁月如流水般逝去。颍水和崧山作为地点的象征,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地理环境,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乐事渐随花共减,归心长与雁相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逐渐消逝的无奈与哀愁,乐事如同花朵一样,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减少。同时,诗人的心早已归家,如同南飞的大雁,先行一步,预示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尾联“平生最有登临兴,百感中来只慨然。”总结了诗人的一生,他最喜爱的就是登高望远,欣赏自然之美。然而,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心中涌起的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元好问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金末元初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楚汉战处

虎掷龙挐不两存,当年曾此赌乾坤。

一时豪杰多行阵,万古山河自壁门。

原野犹应厌膏血,风云长遣动心魂。

成名竖子知谁谓?拟唤狂生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后湾别业

薄云晴日烂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

一饱本无华屋念,百年今见老农身。

童童翠盖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

便与溪塘作盟约,不应重遣濯缨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钦用

憔悴京华苜蓿盘,南山归兴夜漫漫。

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亦寒。

虫臂偶然烦造物,獐头何者亦求官。

故人东望应相笑,世路羊肠乃尔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内乡县斋书事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

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