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皇家骏命承苍穹,烝民之杰生维嵩。

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阶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华戎。

人情谁不乐将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北平饮乳尚怀印,千秋乘车犹入宫。

唯公致政年甫至,耳目明利志气充。

幡然脱去万钟禄,羽仪高远如翔鸿。

灵台不复絓尘务,至德恬淡含黄中。

英华纯粹积不发,事业转为文字工。

大篇短韵间金石,远追吉甫流清风。

刻雕众物非用意,默与元化参神功。

应刘鲍谢事奇巧,细琐岂足誇才雄。

祼圭夷玉清庙器,肯与环玦争玲珑。

绛帐生徒东阁客,微官拘絷如樊笼。

言诗何敢望商赐,幸得诵咏祛童蒙。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通。

千金之产不可易,子孙宝蓄传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皇家使命承载苍穹,百姓英雄唯有嵩山起。
圣贤聚首如契合,四方安宁显威灵。
公正清廉重如九鼎,指挥若定保国家安宁。
人皆向往将相位,却常至老无暇顾及疲惫。
北平之人饮奶仍怀政印,千秋后仍乘车入皇宫。
公虽致仕年纪尚轻,耳聪目明志气高昂。
毅然放弃丰厚俸禄,如鸿雁翱翔于高远天际。
心灵洁净不沾尘世,美德淡泊蕴含黄中之质。
才华积累未展露,转而以文墨著述立业。
文章长短如金石,追慕周吉甫清风遗风。
雕刻万物非本意,静观天地自然之力。
刘鲍谢之事迹奇特,琐碎不足显英雄。
清白如圭玉,庙堂之上无争艳之心。
学子如绛帐弟子,微官生涯似囚笼。
不敢望商赐诗评,诵读以启孩童启蒙。
视力昏花不顾疾患,恭敬书写以表敬仰。
千金财富难以交换,子孙珍藏永续流传。

注释

骏命:帝王的使命。
维嵩:比喻像嵩山一样崇高的人。
符契:象征契合的信物。
熙隆:繁荣昌盛。
华戎:华夏和外邦。
疲癃:形容疲惫不堪。
夷玉:平易如玉的品德。
环玦:古代贵族佩戴的饰品。
樊笼:比喻束缚或限制。
商赐:商朝时的诗人赐予诗篇。
童蒙:儿童启蒙阶段。
盥手:洗手以示尊敬。
宝蓄:珍贵的收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司马光的作品,题目为《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全诗通过对始平公赠诗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开篇“皇家骏命承苍穹,烝民之杰生维嵩。”两句,描绘了一幅君臣和谐、国家昌盛的美好画面。这里,“皇家骏命”指的是帝王的英明命令,而“烝民之杰”则是对臣子的最高赞誉,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赞美。

接着,“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和谐共治的理念。这里的“圣贤”指的是古代的圣人贤者,而“会合若符契”则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君臣同心的境界。

在“三阶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华戎。”中,诗人通过对古代理想政治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秩序井然、国泰民安状态的追求。这里,“三阶”可能指的是周公制礼时设立的三级爵位制度,而“九鼎”则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重量器物,象征国家的权威和稳固。

诗人在“人情谁不乐将相,往往皓首忘疲癃。”中表达了对于理想政治环境下人们心态的描绘。这里,“人情”指的是普遍的人性,而“乐将相”则是对君臣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对始平公赠诗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并表达了对于个人的修养和学问的追求。在“幡然脱去万钟禄,羽仪高远如翔鸿。”中,“幡然”一词形容了一种超脱尘俗、精神飞扬的状态,而“万钟禄”则是对物质享受的比喻,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个人的物欲超越和精神追求。

在“灵台不复絓尘务,至德恬淡含黄中。”中,“灵台”可能指的是心灵的高峰,而“不复絓尘务”则是对尘世俗务的超脱。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清净、德性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始平公赠诗的感激之情,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个人修养的追求,是一篇融合了政治理念与个人志趣的佳作。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牛生天地间,益物用最大。

其功配坤元,彖爻参众卦。

血毛类上帝,肸蚃景福介。

宗庙及宾客,百礼无不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

昔闻戴叟笔,图写穷纤芥。

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

公卿仰名声,一观不可丐。

如何散贱者,遽有双图赉。

所嗟性颛愚,雅不晓佳画。

有如歌九韶,钟鼓乐聋瞆。

得之乃虚器,无异居大蔡。

神物恐化去,立召风雨怪。

双图虽卷还,重贶敢不拜。

形式: 古风

超然台寄子瞻学士

使君仁智心,济以忠义胆。

婴儿手自抚,猛虎须可揽。

出牧为龚黄,廷议乃陵黯。

万钟何所加,甔石何所减。

用此始优游,当官免阿谄。

向时守高密,民安吏手敛。

乘闲为小台,节物得周览。

容膝常有馀,纵目皆不掩。

山川远布张,花卉近缀点。

筵宾殽核旅,燕居兵卫俨。

比之在陋巷,为乐亦何歉。

可笑夸者愚,中天犹惨惨。

形式: 古风

道傍田家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翁携镰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舂避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足。

形式: 古风

感春

积草满春庭,衡门永昼扃。

波头何事白,柳眼为谁青。

荣落浮云度,悲欢熟醉醒。

繁华非我物,随意任飘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