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游新城观音祠

一百六日春正浓,江村片水桃花通。

兰桡双飞柳底灭,船头细草摇轻红。

女郎祠前美人集,骄春粉黛花神泣。

小姑倚嫂姊将妹,佛香惹袖朝云湿。

竞舍金钗铸善财,笑打流莺映花立。

等闲倾尽吴儿国,玉骢仿佛酒无色。

百年日日宜清明,昨日无端送寒食。

眼前色界非非天,烟花梦断空遗钿。

青原寡妇哭何事,日暮东风吹纸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清明日游新城观音祠》描绘了春天盎然的景象与清明节的风俗。首句“一百六日春正浓”点明了时节,正值春意最盛之时。接下来的“江村片水桃花通”展现出村庄临近江边,桃花盛开的美景。诗人通过“兰桡双飞柳底灭,船头细草摇轻红”描绘了舟行水上,轻舟在柳荫下穿梭,船头微草随风摇曳的画面,色彩鲜明。

进入祠堂后,诗人笔触转向人物:“女郎祠前美人集”,形容祠前聚集着众多美丽的女子。“骄春粉黛花神泣”则以花神落泪比喻春天的娇艳和哀愁。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女子们游玩的情景,如“小姑倚嫂姊将妹”、“佛香惹袖朝云湿”,以及她们竞相行善的活动。

然而,清明节的哀思也贯穿其中,“等闲倾尽吴儿国,玉骢仿佛酒无色”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连马匹都似乎因哀伤而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最后,诗人感叹“百年日日宜清明,昨日无端送寒食”,清明不仅是祭扫的日子,也是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清明节游祠为背景,融合了春光、人物活动与哀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百态的观察。

收录诗词(149)

王叔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光允,晚更名灵岳,字子幻,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字:叔承
  • 籍贯:自号昆仑承山
  • 生卒年:1537—1601

相关古诗词

赋得武夷君送陆无从游闽中

武夷之君家青山,采芝长啸烟霞间。

当时共赴幔亭宴,琪花惹袖秋斑斑。

三月东风又送汝,青青杨柳西湖雨。

人生此别不易逢,千里寻仙作孤旅。

一尊洒碧钱塘江,片帆扫白严陵渚。

三十六峰如见君,应问王生醉何许。

洞天石扇多异书,字法定与人间殊。

明年迟余九曲水,谈玄酌酒焚枯鱼。

形式: 古风

新凉

新凉树杪来,风色动衔杯。

檐晚蜓蜻挂,篱晴蛱蝶回。

一溪秋水到,满屋豆花开。

无限江南意,吴歌醉懒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雨后杂兴三首(其一)

秋雨欲浮村,青螺上床脚。

日出过东邻,船头系篱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雨后杂兴三首(其二)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