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摘自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所作的《常祀皇地祇五首》中的第五首,名为“送神用《宁安》”。诗中融合了儒家思想与祭祀文化,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心和对德行高洁者的赞颂。
"物备百嘉,乐周八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盛世图景,其中“物备”意味着万物丰富,“百嘉”指的是各种美好的事物。"乐周八变"则是在赞叹天地间的变化无常,这里的“周”字有普遍、彻底的意思,表明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法则。
"克诚是享,明德斯荐":"克诚"指的是能够坚守真诚之心,“是享”意味着祭祀时所供奉的美酒和佳肴。这里强调的是祭祀活动中对诚信的重视。而“明德”则是形容词,指的是显而易见的德行,而“斯荐”则表达了对这种德行的推崇。
"神鉴孔昭,蕃禧锡羡":这两句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神鉴”意味着神明的鉴赏,“孔昭”则是指广大而明亮的意思。"蕃禧"指的是边疆之地的祥瑞,而“锡羡”则是在赞美那些值得被铭记和传颂的事物。
"回驭飘然,邈不可见":最后两句诗意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境界。“回驭”形容神灵归去的场景,而“飘然而已无踪迹可寻”,表现了对神秘力量无法捉摸的感慨。"邈不可见"则是对这种超验之美的一种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崇高的宗教信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于德行、诚信以及天地自然法则的尊重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