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逢年的《折杨柳》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画面。首句“边楼夜笛吹霜月”以悠扬的笛声和清冷的霜月,渲染出戍楼边界的寂静与凄凉。次句“玉门杨柳边人折”,点出折柳这一传统习俗,暗示离别与思念之情。
“长条短条系相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通过折柳的细节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接下来,“故园东风莺啭枝”借春天的生机与家乡的鸟鸣,反衬出戍边之人无法回归家园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两句“鸳鸯机上肠应断,绿满天涯人未归”则通过想象家中妻子在鸳鸯机前织布的情景,以及满眼绿色却无人共享的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的渴望和离别的痛苦。整首诗以折柳为线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思乡之情,语言朴素而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