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乐声篇

乐声表至和,在乎民共乐。

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

朝歌商纣擒,煖响奏婴缚。

四海得欢心,全胜听弦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此诗《乐声篇》出自宋代史浩的《童丱须知》一书,虽非传统意义上的独立诗作,但其内容蕴含深意,探讨了音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首句“乐声表至和”点明音乐是表达和谐之美的媒介。接着,“在乎民共乐”强调音乐应当为民众所共享,带来欢乐。然而,诗人随后提出疑问:“百姓或怨咨,八音徒振作。”这句揭示了音乐在不同人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感受,即便是精心制作的音乐(八音,泛指各种乐器),也可能无法让所有人感到愉悦,甚至引起不满。

接下来,“朝歌商纣擒,煖响奏婴缚”运用历史典故,将音乐与政治权力相联系,暗示音乐不仅关乎艺术,也关乎权力的象征与控制。通过“朝歌”与“商纣擒”的对比,以及“煖响”与“婴缚”的对立,诗人表达了音乐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既有庆祝胜利的喜悦,也可能成为束缚自由的工具。

最后,“四海得欢心,全胜听弦索”总结全诗主旨,强调真正的音乐应当能够跨越地域界限,让四海之内的人们都能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远胜于仅仅听弦索之音。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和谐与普遍幸福的向往。

综上所述,《乐声篇》通过探讨音乐与社会、政治、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功能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童丱须知.忠恕篇

君子行忠恕,报恩不报仇。

恩者人善意,一饭亦当酬。

仇者被迷误,事过何足尤。

持之久不倦,其心乃休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童丱须知.疏财篇

人生贵疏财,过富诚多事。

愚固益其过,贤亦损其志。

指廪悯人穷,挥金侈上赐。

万古播清名,谁云能败类。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童丱须知.见德篇

凡人在世间,不晓乘除理。

非义或得财,扪心未可喜。

俸禄却萧条,子孙仍委靡。

更有祸随身,阴谴何时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童丱须知.习尚篇

习尚从何来,影响由先世。

好礼必温恭,收书乃文艺。

初心傥不思,后弊必难制。

古人约其身,所以裕苗裔。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