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稼生从母陈太夫人

与吾母同气连枝,筹开九秩,膝长九男,九五福备在一身,正九月霜华,伤心九日樽前,尚插茱萸悲阿姊;

教儿孙登科及第,学富四诗,誉全四德,四三年寄居八宝,证四时佛果,含笑四禅天上,定拈エ卜礼空王。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挽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母亲的缅怀之情。首句“与吾母同气连枝”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与母亲之间血脉相连、情感相通的关系。接着,“筹开九秩”、“膝长九男”,通过数字的累积,展现了母亲长寿且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体现了家族的繁荣昌盛。

“九五福备在一身”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九五之尊”的概念,象征着母亲一生享尽了人间的福泽。而“正九月霜华”则以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了凄凉与哀伤。“伤心九日樽前,尚插茱萸悲阿姊”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母亲离世时内心的痛苦与悲伤,以及对姐姐的哀悼之情。

后半部分转向对母亲教子育女的赞美:“教儿孙登科及第,学富四诗,誉全四德”。这不仅赞扬了母亲的教育智慧,也体现了她对子女成长的深远影响。接下来,“四三年寄居八宝,证四时佛果”则进一步展示了母亲在精神层面的修为与成就,她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子女们支持,更在心灵上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最后,“含笑四禅天上,定拈エ卜礼空王”以佛教的四禅天和礼敬空王,表达了对母亲往生极乐世界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母亲永恒的怀念与尊敬。整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逝者无尽的哀思,也是对其一生功绩的深情颂扬。

收录诗词(69)

方浚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妻孙夫人

扶病侍灵舆,幸携佳婿佳儿,茶汤手奉,含敛躬亲,只伤心丹药难凭,竟尔仙乡迎孝妇;

方春惊噩耗,倘见先公先母,兰膳如生,清温犹昔,但道我白头无恙,莫教泉壤念衰孤。

形式: 对联

杨泰海父母百龄冥寿联

有子作经师,九京含笑;焚香追寿考,百岁如新。

形式: 对联

代刘伯士题肇庆披云楼

刚逢素月流天,更上一层,尊酒有谁邀太白;

拟种碧桃满树,登兹四望,名花知我是刘郎。

形式: 对联

代长善挽王凯泰联

两首赠别诗,缅羊城交谊曾联,何日同舟,此语伤心成绝望;

千秋表忠观,念闽海讴思倍切,临风奠酒,知君含笑慰生平。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