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杨如愚四首(其二)

半生踪迹辱泥沙,胸胆初无献子家。

臧谷亡羊俱可念,不须蛮触故纷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与杨如愚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半生踪迹辱泥沙”,诗人以自谦之语,回顾了自己半生漂泊不定的生活,仿佛在泥沙中挣扎,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次句“胸胆初无献子家”,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坦荡与无私,他没有将个人的情感或才华献给任何一家一姓,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情怀。

后两句“臧谷亡羊俱可念,不须蛮触故纷拿”,运用了两个典故。臧谷亡羊的故事出自《庄子》,比喻人因小失大;而“不须蛮触故纷拿”则借用《左传》中的“蛮触之争”的典故,意指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无谓争斗的反感,倡导了一种平和处世、宽容待人的哲学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杨如愚四首(其三)

十年相见不予疏,亦记平生戏笑无。

纵有伯禽堪寓意,可能终不记狂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与杨如愚四首(其四)

谷风凄怨不堪歌,奈此人情世态何。

流俗但随忧乐转,故人应合起颓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存诚斋夏日呈龟山先生二首(其一)

长者一床室,先生五柳门。

度人聊示病,观物欲忘言。

小圃池台足,薰风草树繁。

杖藜随处处,归鸟报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存诚斋夏日呈龟山先生二首(其二)

双桧轩之北,高梧户以南。

午阴临短梦,晓吹落清谈。

斗老三无喜,嵇生七不堪。

天涯复相值,此意得重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