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伞峰

威凤昔未起,兹山嘉气深。

逶迤抱川阜,萝茑方沈沈。

龙节稍岩径,星轩伴幽寻。

尝闻谢公事,今嘉昭旷心。

绝顶上巍峨,秋晨好登临。

芦洲辨微色,天籁闻虚吟。

支策睇归湖,舒情凝远岑。

徘徊绕灵伞,登坐延芳襟。

溪路锁重扃,松门交翠阴。

贞姿在空谷,瑞色仍栖林。

晚霭覆回汀,轻桡环碧浔。

探奇幸陪唱,愿继咸池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昔日凤凰未曾飞起时,这座山中已充满美好祥和之气。
连绵群山环抱着河流与丘陵,藤蔓缠绕,深邃而沉静。
沿着曲折的山径似有龙的踪迹,星光下的车驾伴随着隐秘的探寻。
常听人说起谢公的逸事,今日此地令人心胸开阔,愉悦无比。
山顶巍然耸立,秋日清晨正是攀登游览的好时光。
在芦苇丛生的小洲能分辨出细微的颜色变化,天籁之音隐约可闻。
手持拐杖眺望归途的湖泊,心情舒畅,目光凝聚在遥远的山峰。
围绕着神奇的山峰徘徊,登高而坐,胸怀更加宽广。
溪流小路像被重重大门锁住,松树的门扉交织着翠绿的阴影。
那贞洁的姿态独处于幽深的山谷,吉祥的色彩依旧栖息于林间。
傍晚的雾气覆盖了曲折的河岸,轻轻划桨环绕着碧绿的水边。
有幸陪同探索奇景,希望能继续这如同《咸池》乐章般的美妙体验。

注释

威凤:象征贤明君主或杰出人物的凤凰。
兹山:这座山。
嘉气:吉祥之气,美好的氛围。
逶迤:形容山脉连绵不绝的样子。
萝茑:藤蔓类植物,这里指植被茂盛。
龙节:可能指山路上如龙般蜿蜒的路径。
星轩:指华丽的车驾,也可能喻指星辰照耀。
幽寻:在幽静之处的探寻。
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此处泛指高雅之士。
昭旷心:使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
绝顶:山顶,极高的地方。
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历山水。
芦洲:长满芦苇的小沙洲。
微色:细微的颜色,景色的微妙变化。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非人为的音乐。
支策:手持拐杖,策杖。
睇:看,眺望。
归湖:可能是返回的湖泊,也象征心灵的归宿。
灵伞:可能指山峰形状如伞盖,富有灵气。
芳襟:美好的情怀,宽广的胸怀。
重扃:重重的门锁,比喻道路险阻难行。
松门:松树环绕的门,自然形成的门户。
贞姿:坚贞高洁的姿态。
瑞色:吉祥的颜色。
晚霭:傍晚的雾气。
回汀:曲折的水边平地。
轻桡:轻轻划动的船桨。
探奇:探索奇景,寻求新奇事物。
咸池音:古代乐曲名,这里比喻高雅的音乐或美好的体验。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峰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心境。开篇“威凤昔未起,兹山嘉气深”两句,表明在过去没有听到过石伞峰如此美好的名声,而现在却感受到了这里深厚的佳气。

接下来,“逶迥抱川阜,萝茑方沈沈”描绘了山势蜿蜒,环抱着河谷和土丘,周围是郁郁葱葱的草木。龙节稍岩径,星轩伴幽寻”则写出了山中曲折的小路和仿佛能听见车轮声响的寂静。

“尝闻谢公事,今嘉昭旷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的故事怀念之情,以及现在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致。紧接着,“绝顶上巍峨,秋晨好登临”描绘了山峰高峻,清晨是登山观赏的最佳时刻。

“芦洲辨微色,天籁闻虚吟”写出了水边芦苇的细腻颜色,以及仿佛能听见天籁之音。"支策睇归湖,舒情凝远岑"则表达了诗人倚靠着竹杖望向归途的湖光,同时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山岭的眷恋。

“徘徊绕灵伞,登坐延芳襟”一句,写出了诗人在石伞峰上徘徊流连,不忍离去的情状。"溪路锁重扃,松门交翠阴"则描绘了溪谷被密封,松树之间交织着浓郁的绿荫。

“贞姿在空谷,瑞色仍栖林”表达了山中清净的气质和美好的景象。"晚霭覆回汀,轻桡环碧浔"则写出了傍晚时分,薄雾笼罩着河岸,轻舟在碧绿的水面上航行。

最后,“探奇幸陪唱,愿继咸池音”表达了诗人探寻山中奇景,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愿望,以及希望能够继承古代诗人的高雅风范。

收录诗词(1)

卫中行(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德宗贞元九年进士。十八年,入东都留守韦夏卿幕府。宪宗元和元年,在浙东幕府,与同僚游石伞峰赋诗。元和中历任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元和末自华州刺史改陕虢观察使。敬宗宝历二年,自国子祭酒出为福建观察使。次年,因贪赃事发,流播州

  • 字:大受
  • 籍贯:唐河东安邑
  • 生卒年:?—829

相关古诗词

晚投南村

客行逢日暮,原野散秋晖。

南陌人初断,西林鸟尽归。

暗蓬沙上转,寒叶月中飞。

村落无多在,声声近捣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经太华

太华五千寻,重岩合沓起。

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

上有千莲叶,服之久不死。

山高采难得,叹息徒仰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

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

形式:

古词

鹊血雕弓湿未乾,鸊鹈新淬剑光寒。

辽东老将鬓成雪,犹向旄头夜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