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饶同自龙井出资国度泛舟以归北山

踞虎奔犀列万形,奇观真已过南屏。

萦云细路杳无尽,落石飞泉静有声。

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扬舲。

停桡共过孤山寺,寂寂林僧半掩扃。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诗中“踞虎奔犀列万形”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石比作虎和犀,形象地描绘出山石形态各异、气势磅礴的景象。接着,“奇观真已过南屏”一句,点明了此处景色之独特,超越了南屏山的壮观,引人入胜。

“萦云细路杳无尽,落石飞泉静有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间云雾缭绕、小径蜿蜒,以及瀑布飞流、泉水潺潺的动态美,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而“十里平湖初卷葑,一天秋色共扬舲”则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湖面,秋季的景色与行船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

最后,“停桡共过孤山寺,寂寂林僧半掩扃”两句,通过诗人与僧人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禅意的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司马才仲节推诸君游天竺

西郊久不雨,草木无馀青。

薄云弄秋晖,山色时晦冥。

超然五词客,文采披华星。

联翩过吾庐,车盖纷满庭。

相携访灵鹫,细路通岩扃。

攀翻幽桂丛,衣襟袭芳馨。

绝境异人世,吾诗岂能名。

诸豪追邺下,妙语逾琼英。

愿言一挥写,乐事良难并。

高空堕海日,归骖尚能停。

形式: 古风

呈丞相章公

大涤仙翁谢往还,萧然几席奉清闲。

胸中旧已吞云梦,人望从来重泰山。

书到钟王方绝学,文非典诰不须攀。

名言一一皆公语,它日亲闻广坐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过定林谒荆公画像(其一)

古林苍藤一径缠,我公畴昔屡回旋。

萧萧屋底瞻遗像,杰气英姿尚凛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过定林谒荆公画像(其二)

壁间千字走龙蛇,好事何人护绛纱。

一读已能生感慨,暮檐萧瑟更啼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