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蔡令叶岭书房

日诵哲师记,岁通圣人书。

前冈复后麓,俨在中间居。

佩月而冠云,被服以璠玙。

沧海朝奋驾,昆崙暮停车。

矫然竦上征,浩荡游太虚。

竟当一悟足,纷历万变馀。

危机易翻覆,末世多崎岖。

主公总军戎,参佐谋议摅。

环帐募敖曹,夺营走休屠。

宁知情事异,岂谓才智疏。

归饮永嘉水,胜食建邺鱼。

缅想过西山,薰风袭芙蕖。

朗明观众妙,冲漠味至腴。

身治为物基,学广充理储。

潜深下董帷,抱独吟葛庐。

经纶有时命,吾子意何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每日研读哲人的教诲,一年通晓圣贤的典籍。
前行的山岗后有山脚,庄重地居于其中。
佩戴月亮般的玉饰,头戴云彩般的冠冕,穿着珍贵的宝石。
清晨驶向沧海,傍晚停驻昆仑山。
昂首挺立追求高远,广阔无垠地遨游在宇宙间。
一旦彻悟就足够了,经历万般变化后仍有余韵。
世事多变,危机四伏,末世之路充满坎坷。
主公统帅军队,辅佐者出谋划策。
围坐营帐招募勇士,攻占敌营击败休屠。
岂不知情势不同,怎能说才智不足。
回归后饮永嘉的清水,胜过建邺的鱼鲜。
遥想那西山美景,微风吹拂着荷花。
洞察万物之妙,品味深远的真理。
修身齐家治国,学问广博充实智慧。
潜心钻研深入思考,独自吟咏在葛庐之地。
治国之道有时运,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注释

哲师:指有智慧的老师。
圣人书:古代圣贤的经典著作。
前冈:前方的山岗。
俨:庄重的样子。
佩月:佩戴象征月亮的饰品。
参佐:辅佐的人或官员。
募敖曹:招募勇士。
建邺鱼:建邺地区著名的美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对友人蔡令的书房进行描绘和赞美之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书房的清雅与主人的博学。"日诵哲师记,岁通圣人书"表达了书房主人勤奋好学,通晓经典;"前冈复后麓,俨在中间居"则描绘了书房地理位置的宁静与隐逸。"佩月而冠云,被服以璠玙"运用象征手法,赞美主人的高洁品格。

诗人进一步描述书房主人如同驾驭沧海、昆崙般游历知识的广阔天地,"矫然竦上征,浩荡游太虚",显示出其志向远大。然而,他也认识到世事多变,"危机易翻覆,末世多崎岖",暗示着世事艰难。尽管如此,主人依然运筹帷幄,"主公总军戎,参佐谋议摅",并招募人才,取得军事胜利。

最后,诗人以饮水思源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敬仰,"归饮永嘉水,胜食建邺鱼",并想象友人在西山的隐逸生活,"薰风袭芙蕖",意境优美。诗人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实践与体验,"朗明观众妙,冲漠味至腴",强调学习的深入和广泛。他赞扬书房主人以身作则,为社会奠定根基,"身治为物基,学广充理储",并期待对方能继续发扬光大,"经纶有时命,吾子意何如",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1)

赵汝□(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平州

拍栏一笑大江横,号太平州亦浪名。

春水秋涛流不尽,半年农事半年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瀑布

飞落寒泉一派高,初闻响似浙江潮。

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

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

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来故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大涤洞天留题

不作翠蛟诗,独赋上池水。

凿开自渊源,鉴观湛然止。

岂惟白心事,且以明□底。

松风生晚清,暑夜看晨起。

二瓢饷内热,透彻□若髓。

汇流接山腰,放溜达涧尾。

当其保持盈,一丈若纵侈。

□轮争道来,三板拥清泚。

飞帘从天下,众吼乱石里。

溅珠忽寻丈,洒面寸尺咫。

恭惟坡仙翁,学道老不已。

每言杭有缘,来往即乡里。

自题九锁篇,景物相刃靡。

亲闻众妙玄,金丹起人死。

新名揭亭户,空翠冷栏几。

易求水之形,难造水之理。

与君论源流,或者未剧此。

形式: 古风

溪湾

晒网渔人路,高低四五家。

半篙春水竹,一树夕阳花。

鸥静机忘鹭,牛行背立鸦。

白头村叟醉,茅店酒仍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