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叛儿》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首句“依依白门柳,袅袅柔条芳”以白门柳的柔美与芳香,象征着离别时的依恋与不舍。接着,“藏乌犹未稳,便解绾愁肠”则通过乌鸦尚未安定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愁绪难以平复。
“侬有博山炉,欢为沈水香”两句,诗人以博山炉和沈水香来比喻自己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追求,即使炉灰冷却,香气依旧弥漫,暗示了情感的持久与深沉。
“灰冷气长馥,绣帐七宝床”进一步描绘了情感的延续与内心的宁静,即使在物质的奢华中,也难以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最后,“新亭别离客,江宁故旧乡。愿随枯杨老,莫作飘花狂”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放纵的反感。新亭别离的场景与江宁故乡的回忆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像枯杨一样老去,而不是像飘花一样四处流浪,追求一种稳定而平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感、生活态度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