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前一日随家大人游浯溪

天高秋回雁初飞,预佩萸囊上翠微。

落帽更寻明日约,追随直待月明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廷瑜的《重阳前一日随家大人游浯溪》描绘了秋季的一个典型场景。首句“天高秋回雁初飞”,通过“天高”和“雁初飞”展现了秋日天空的开阔以及大雁南迁的景象,富有季节感和动态美。"预佩萸囊上翠微",写出了诗人准备佩戴茱萸(一种传统重阳节佩戴的植物,象征长寿)登高望远,去往青翠的山岭,体现了重阳节的习俗。

后两句“落帽更寻明日约,追随直待月明归”则表达了诗人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和期待。"落帽"典故出自晋人孟嘉,常用来形容洒脱不拘小节,这里可能暗指诗人与家人的轻松愉快;“明日约”则预示着重阳节的聚会和欢聚时光;“追随直待月明归”则展现出他们游玩直到月上梢头才尽兴而归的兴致盎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前的登高赏景和家庭团聚的欢乐气氛,富有生活情趣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收录诗词(4)

陈廷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亥之安南道中感赋

何日田园寄此身,承欢无计倍酸辛。

老亲岁迈愁为客,弱弟年轻食向人。

万里云山无旅伴,百年菽水有长春。

镫前慷慨惟心在,孤负鸡声到枕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周泽棠入羌寻父归里赋赠

路入西羌远,思亲泪未乾。

若无相遇处,祇觉此生难。

虎境少人过,雪峰当夏寒。

宁知此共返,邻里赤称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再至苍梧呈介石

欲归犹未得,黄叶已纷纷。

多病难为客,无成又访君。

孤鸿天外唳,游子夜中闻。

身计何年遂,相期入峤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答陈恭甫前辈

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

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

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

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

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

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

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

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

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

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

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

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

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

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

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

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

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

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

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

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