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淮圃新阴百亩凉,分甘每得助秋尝。
张公大谷虽云美,谁肯苞苴出晋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其二)》。诗中以“淮圃新阴百亩凉”开篇,描绘了一幅秋天梨园丰收的景象,新长的树荫覆盖着百亩梨园,带来一片清凉。接着,“分甘每得助秋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耿天骘赠送梨子的感激之情,这些梨子在秋季品尝,味道甘甜,增添了季节的乐趣。
“张公大谷虽云美”,这里可能暗指其他地方的梨,与耿天骘所赠之梨相比,虽然也很好,但诗人更偏爱耿天骘的梨。“谁肯苞苴出晋阳”,则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的讽刺,强调了耿天骘的慷慨和真诚,不求回报地分享美好事物,这种品质值得赞美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不仅赞美了耿天骘的慷慨与真诚,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美德以及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甘滋南北共传誇,栽接还如老圃家。
谁谓交梨非外奖,因君浇灌已萌芽。
香火因缘寄此山,主恩投老更人间。
伤心踯躅冈头路,明日春风自往还。
穷谷经春不识花,新松老柏自攲斜。
慇勤更上山头望,白下城中有几家。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