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听松庵

偶挂蓉湖十幅蒲,听松访古仰琼厨。

龙章犹湿自天墨,渔隐珍藏内府图。

千古竹炉传雅韵,两家温砚證相符。

年来眼福斯称最,梦想归舟绕碧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听松庵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古迹的赞叹。首句“偶挂蓉湖十幅蒲”以一幅幅画卷展开,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片宁静的湖畔,挂满了精美的蒲草装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接着,“听松访古仰琼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松林间,寻访古迹,仰望精致的厨房,展现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龙章犹湿自天墨,渔隐珍藏内府图”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龙章比作从天空落下的一笔墨迹,既形象地描绘了龙章的珍贵与独特,也暗示了其来源的神秘与高雅。同时,通过“渔隐珍藏内府图”,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赞美,以及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珍视。

“千古竹炉传雅韵,两家温砚證相符”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竹炉与温砚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它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传递着雅致的韵味,见证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和谐共融的文化精神的追求。

最后,“年来眼福斯称最,梦想归舟绕碧芦”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喜爱与留恋,以及对未来再次造访此地的期待。他想象着自己驾着小舟,在碧绿的芦苇丛中穿梭,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艺术珍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收录诗词(190)

陈式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园居即事

欹红亸翠满回塘,四面栽花断续香。

树小阴清檀几净,桐高风透午阴凉。

避蚊尽日掩西户,消暑因时坐北廊。

喜送夕阳开暮景,更教竹下置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园居有感

人生贵知足,知足可免辱。

世故多变幻,寻思徒碌碌。

我有三亩园,窗前万层绿。

花开听客来,恶客折花秃。

书画盈几案,灿燃森寒玉。

豪客托题咏,假去何时复。

遣兴好涂抹,奇峰常一缩。

随意应人徵,无端遭谤毒。

兵荒交困至,岂忍见飞镞。

略一为之力,伧父群侧目。

或讥余避客,客至只看竹。

高轩或不辞,又哂集华毂。

动辄受人咎,世事真闪倏。

心直易见尤,心曲增蜷局。

咄哉尔毋痴,反躬当检束。

毁誉不可辨,流俗任反覆。

息嚣时闭户,交游谢徵逐。

同志莫生疑,聊尔好幽独。

适性夫何求,优游惟独乐。

独乐乐难支,有时生感触。

形式: 古风

何朱二公假去卷册,忽尔来归,喜而作此

烽烟又北扰,忧心日悄悄。

篱菊虽丛开,怊怅幽思少。

昨夜灯花繁,入梦烟云绕。

清晨一函投,全璧竟归赵。

封缄正花朝,开缄及秋杪。

谁与殷洪乔,浮沈寄书杳。

故物故情重,新题新月皦。

并惠尺素书,温意露言表。

逆诈到君子,毋乃所见小。

前诗属费辞,不休徒自嬲。

释忧一欢醉,醉眠情未了。

更取百回看,不觉扶桑晓。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送李小湖廷尉请假归江右,即用所赠诗韵

平生爱与烟霞亲,烟霞蕴酿思古人。

写字吟诗藉游息,淡泊生涯难告客。

学书曾学急就章,墨池狼藉难飞翔。

去书学画日把笔,青山为障云为乡。

星轺忽至意何厚,谊深累世通家友。

陋余小子惟灌园,种得黄花佐尊酒。

屏驺屡过许相偕,不事华轩事笋鞋。

入林把臂忘形迹,读画评书过小斋。

图书品别承幽赏,过誉珊瑚收铁网。

自娱偶录劝深刊,窃愧繁言杂芜莽。

天籁画阁金风亭,适园敢望前人型。

二难四美幸兼并,吾曹岂在一顾荣。

文字之钦心醉铭,青莲仙心杂仙笔,米老画船誉过情。

重增公案添画债,恨乏新图送远行。

烟霞无俚翻为累,何日云山始制成。

形式: 古风